【飛~~了!!】嗜文字的飛小魚 - 【隔壁親家】那一夜天搖地動,我們在台灣音樂劇裡有歡笑有淚水有悸動
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主角,別人的配角。
每部戲,不可能人人都是佔居最重要的男、女主角的角色。
這部戲其實並沒有眾星拱月,也沒有一枝獨秀,戲份其實還挺平均的;甚至很多人一份人分飾多個角色,大家都很忙碌,而且個個還要身懷絕技,能演、能跳、還要能唱,你不得不佩服這些人,演什麼像什麼,而且最棒的是,超級放得開。尤其是媒人婆及三姑六婆,噢,她真的抓得主你的鏡頭,堪稱一絕。
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己的主角,別人的配角。
每部戲,不可能人人都是佔居最重要的男、女主角的角色。
這部戲其實並沒有眾星拱月,也沒有一枝獨秀,戲份其實還挺平均的;甚至很多人一份人分飾多個角色,大家都很忙碌,而且個個還要身懷絕技,能演、能跳、還要能唱,你不得不佩服這些人,演什麼像什麼,而且最棒的是,超級放得開。尤其是媒人婆及三姑六婆,噢,她真的抓得主你的鏡頭,堪稱一絕。
「不要錢商店」UMSONSTLADEN熄燈打烊了,就在柏林圍牆倒塌廿週年之前。東西德統一以來,BERNAUERSTRASSE一直是柏林無政府主義的大本營,「不要錢商店」則像是這裡的灘頭堡般,矢言對抗消費資本主義。這個最後的烏托邦,還是撤守了。現在這條街成了柏林新興的藝廊一條街,明亮乾淨的落地窗取代了朋克的雜亂塗鴉,建築物的門面也都全面粉刷,好迎接陸陸續續搬入的中產階級。
很意外這樣的二手書店居然就位在花蓮市中心算是很熱鬧的地方附近。從外面看去,房子是老舊的日式建築,門楣上掛著毛筆書法寫的「舊書舖子」橫匾,面對門口左側有套野餐桌式的老木頭桌椅,另一側停著一台也頗有歷史的阿公級鐵馬,單看這門面就充滿了古意。<舊書舖子>大概是花蓮第一家像樣的二手書店,因為老闆張學仁喜歡撿收包括舊書在內的各式舊物,所以有不少舊東西在店裡出現。其實就連這家書店所使用的房子都是很有歷史背景的,早年是詩人楊牧的父親所經營的「東益印書館」,楊牧也曾經在此住過一段時間,後來張老闆因緣際會在楊牧的弟弟引薦下,才將此地承租下來經營成二手書店,這樣的一幢房子從印刷廠到文人故居到現在的二手書店,隱隱有著一些關聯性,如今作為書店真是非常合適的,也讓這老房子有了第二春,不管從台灣文學史還是從旅遊的角度來看,都可算是個蠻有意思的景點。
看過侯孝賢的電影「珈琲時光」之後,內心其實留了一個位子給「陽子」。自己看電影的脾氣往往這樣,看似微小卻相對巨大的感動,彷彿內心某種孤寂的壓抑被體恤了,於是借位主角的企圖就相對霸道。我於是跟自己約定,總有一天要去神保町,佯裝恰巧實則刻意,悄悄路過誠心堂書店,即使現實世界沒有淺野忠信那樣的書店老闆也無所謂,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去エリカ(ERICA)咖啡,一定要坐在陽子同樣的位子,陽光從窗口緩緩流洩而來大片光影,光影中心,絕對要低頭,如陽子那樣,握筆寫字。因為寫字的姿勢與電影情節的陽子最匹配。
老夫婦有11個子女,現在沒一個子女留在家裡,老先生年紀大了,無法再出海捕魚。潔希卡一直惦記著他們,經常來探望老夫婦,跟他們話話家常!這樣的對談,給了他奇妙的力量,似乎也讓他更想留在恆春,留在滿州!
坐落於台北貴陽街的艋舺青山宮,創建於咸豐六年(1856年),主祀靈安尊王,簡稱青山王,與台北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為艋舺三大廟,列為三級古蹟。
相傳清咸豐年間,發生的一場大瘟疫,來自福建泉州惠安縣的漁民,奉請故鄉青山王神像來艋舺,希望藉助神威來弭平瘟疫。罹病者前來祈禱庇佑後,多獲痊癒,於是信徒日增並集資建廟,至今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
磺溪書院建於清光緒年間,當地士紳為了提倡大肚、龍井地區的文教風氣而籌建文昌廟,並在文昌廟中興建磺溪書院。自磺溪書院創建後,它就成了大肚、龍井、烏日等地的教育中心,一直到日治時代才停止教育。雖然日治時代磺溪書院沒有它真正的功用,但因日軍進駐,所以還維持的不錯,反而是戰後,磺溪書院遭遇不少天災(八七水災)人禍(偷竊)而破損不堪,直到民國74年才開始修復,於民國75年修復完成並列屬三級古蹟。
今天逛完師大附近,又信步往前亂逛,遠遠就看到這高約二層的紅磚建物被圍了鐵皮,其上的布條顯示是即將拆除的古亭市場。紅磚建物內部只剩一攤「淑華肉舖」(仿如釘子戶,景像就像洪致文老師文中的照片一樣),問了在這兒經營五十年的老闆阿伯:市場何時會拆?
阿伯說:農曆年過後。
又問:拆了以後去哪兒?
阿伯說:要退休啦。
再問:兒女不打算接喔?
阿伯說:做這個很辛苦,不想叫他們接啦。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這句經典台詞,人人耳熟能詳。而且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唸台詞的時候要用盡丹田力量,字字清楚聲聲渾厚,唸到「驚」時還要拉長音,這樣才能展現出幾分氣魄來。
《雪可屋》在公館十七年了,過去溫州街上都僅僅只是住家,少有商店,雪可屋是溫州街上第三家開張的店鋪,從茶開始,經歷星巴客引進的義大利咖啡潮流,台灣開始咖啡文化,後才以咖啡為重,所以雪可屋叫做「咖啡茶館」,有茶、咖啡、比利時啤酒,也有簡餐與點心,「以前當業務的時候,你每天要去找客戶,咦,那你想說店開了,客戶會來找你。」他有點開玩笑、有點玩味,對著喝他調配、香氣十足的『義大利之舞』的我這麼說。
「雙連」原名「雙連陂」,其意是因此地原有兩條長型的大水池,相連成人字型,由於閩南語稱水池為「陂」,因武這一帶的地名就稱作「雙連陂」(相連的池塘),而農民就用陂水灌溉稻田。早期雙連陂仍是一片水田、旱田及墓地,在日治時期興建北淡線鐵路時穿越此區,因為地勢低漥不利鐵路通過,配合都市開發計畫,就將陂水填平。在1901年鐵路完工時仍尚未設置雙連站,一直到馬偕醫院設立後,即因應廈門、福州、上海船隻運來貨運轉運之需要,在1915年8月才設立雙連火車站,貨物就以火車運送到雙連站,再轉運到大稻埕迪化街。
認識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其實是在日本電視劇「白色巨塔」裡,那個堪稱經典的一幕,唐澤壽明飾演的財前五郎利用去波蘭參加醫學會議的空檔,來到這座納粹集中營參觀。雖然只是透過影片,但在空盪的集中營裡,無形的壓力與灰濛濛的天空,依舊壓得看電視的我喘不過氣來,不過當時的我還是被震撼了,在心中存下了這個一定要去的地方。
西寶的學生人數並不太多,一個年級最多收12名學生,加上老師、校務人員,全校不過接近九十人。學生從小一到小六全部都要住校,老師們也幾乎都是住在學校,所以這裡有學生宿舍,也有教職員宿舍。
學生宿舍就在校園的一邊,兩層樓的建築,一個房間可以睡八個人,有舍監阿姨管理照顧。老實說,我很難想像小一生住校的景況,一個都還不太會打理生活的小朋友就要離家過團體生活,這種方式除了老師要很有耐心跟愛心教導之外,學生的個性與素質也是要相配合的。不過,從小就過著團體生活,也真是可以訓練小朋友的獨立啊!
這次的花東農再團正好遇上了第一場,現場的氣氛實在太叫人感動,就先跳過其他行程趕緊先 PO 上來跟大家分享,21 號在大坡池還有另外一場爵士樂,有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再錯過囉!
台灣曾經有6座扇形車庫,分別在台北、新竹、彰化、嘉義、高雄,以及高雄港火車站,
目前僅存彰化1處,其餘的扇形車庫都在時間的洪流裡被人類給消滅了。
我第一次去到<木心>時就碰到老闆葉子,還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將他拍攝入鏡,並且還跟他聊了許多漫畫經,這說來算是很幸運吧!因為我後來跟<凱風卡瑪兒童書店>的老闆培瑜聊到才知,其實葉子是個很低調,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就連《慢城‧花蓮》的成員都不一定見過他,這是跟<木心>的緣分。
不懂藏文的遊客,光看店名會以為是販售宗教文物的商店吧,其實「古修哪」藏語意為「請進來坐」的意思。書坊位在拉薩老城區八廓街熱鬧的Pub一條街上,這一區旅店餐廳林立,街上的遊客比當地人多,入夜後各家小店門口紛紛亮起啤酒標誌的霓虹燈,一堆老外遊走,微微感覺像在天母。團友Joyce被我們戲稱是夜間部領隊,她事先做了功課,說很多自助旅行者都推薦一家小酒館,晚餐後我們搭了計程車到附近逛找,她拿著地圖,終於找到了,此店還真有特色,深色原木裝潢,店名雖是「書坊」,但看來還真像個溫暖的小酒館,牆上一整面書,各式西藏的文化、旅遊和攝影的中外文書,羅列有上千本,中間則有咖啡座椅,酒水單上有咖啡、茶、調酒和酸奶(即優格),你可以進來小坐喝東西,也可以只逛書牆。
當我們沿著帶些古韻的大馬路前行,一個過橋,映入眼廉橋旁河道的景緻,我突然有種漫遊北海道「小樽」的錯覺。而再往前行,懷舊商店的布簾隨風飄啊飄的,一對情侶走出店家,停在店門口木長椅前,拍拍長椅後坐下,然後打開剛買的美味丸子串,互餵一口丸子,兩人開心的連眼角及嘴角均彎成一條線。看在我眼裡、心裡,好一陣甜蜜蜜的滋味,轉頭就跟友人說:「這裡好有日本偶像劇的氛圍喔!」只見友人很得意的說:「你不知道嗎?倉吉是日本影劇最愛的拍攝場景地啊!」
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刻,馬振成遇到了前來尋父的少女,本想逃亡到東南亞,少女也積極地準備同行,在最後一刻,為了給少女更好的未來,他決定入監服刑,打算出獄後一同展開新生活。
雖然梵谷最後以悲劇收場,但是他從藝僅十年,遺留卻逾八百幅油畫、一千兩百餘幅素描,成為人類共有的資產。他也留下了許多的疑問讓後人去探索,他是精神病患者,但是他看到了這個世間最美的事物並且留了下來,而我們呢?我們是如此的正常,但是我們看不見他眼中這般的世界,究竟孰是孰非、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我們想要的,也只能留待每個人各自追尋了…
這個電影院有樓上與樓下二廳,放映的卡 通動畫往往會吸引不少小朋友來觀賞。這最後的電影,正是迷人的小叮噹與軍曹喔!電影院的陳設,有著濃濃的戰後復古昭和風,樓下的銀幕前,鐵板打開之後,還 有通往地下的避難防空室,是現代電影院已經少有的設備。老戲院所剩的日子不多,如果想要懷舊的朋友,請在月底前去新店瞧瞧囉!
這天,跟著三位爵士樂手來到這家咖啡館,薩克斯風手、貝斯手、小號手,三個人跟老闆一起聽爵士黑膠唱片,小號手聽得低頭闔眼,狀似陶醉。薩克斯風手朋友挑了一張薩克斯風大師Hank Mobly演奏的唱片,因為他聽CD聽到非常熟了,一聽黑膠唱片,他說音色更為純淨真實,呈現出泛音的效果,整個空間縈繞美妙的樂音,感覺非常飽滿;雖然有些玩音響的人會過火到說甚至連竹片或按鍵的聲音都能聽得到,但最重要的是整個聲響非常真實。
康師傅知道我對李石樵稍有概念,更熱烈的與我聊了起來。我問他能否當場彈一首讓我們開開耳界,他卻推卻說他彈的爵士樂這裡的人不懂得欣賞。這幾年台灣真的變了很多,尤其是街頭藝人的藝術表演改變了很多,老一代的人對於藝術不能賺錢,職業不被尊重的觀念,雖這幾年來想法改變不少,但對藝術欣賞的能力還是欠缺。
終究還是回到了這裡。
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樓宇、熟悉的城市。
空氣潮濕微溫,胸口積壓著一些東西,需要吐出,卻沒有力氣。
第五晚,早上六點。
我試著回想起什麼。
做為台灣社會的觀察者,住在台北實在是一種需要不斷自我提醒的選擇。這個提醒就是,台北是台灣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台灣本身。前不久我去了一次花蓮,雖然只是不到一天的短暫行程,也再次讓我強烈地感受到,其實,有太多台灣特有的品質,有太多豐富的台灣意象,是在台北所看不到的。或者說,如果長久居住在台北,而不去南部、中部、西部的台灣,其實是看不到台灣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台北。令人惋惜的是,做為主要從資訊上觀察台灣的人來說,關於台北之外的台灣,我們能看到的實在是太少了,令我經常要提醒自己:這樣所看到的台灣,是真實的台灣嗎?
吉安鄉,一個相當日本化的名字。仰望著湛藍青空,遠山疊翠,這裡曾是阿美族居住的部落,原名『七腳川』,在阿美族語其意為「柴薪很多的地方」(土地肥沃之意)。一八九五年簽訂馬關條約,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在日本人統治初期,經常發生衝突流血事件,其中「七腳川事件」是最令人難忘的一頁。
「我從十九歲跑船到現在,我不知道什麼叫做青春,我都在船上。」劉喜鴻說。
劉喜鴻走到電腦前,點入一個網頁,他說,這就是判斷的工具──中央氣象局的預報,從早上四點半,到十點半的氣象圖,他會告訴你:14日台灣北部的海面上午要轉六七九,明天六七九,後天變成四五七,這表示16日天氣會好,但這是一個籠統,只能提供判斷根據,因為預報就是根據前面的氣象推算;「我現在手指的地方就是基隆,馬祖在這裡,身為船長必須顧好這個水域,當東北風來的時候是從上面下來的,就要再看浙江海面,浙江海面如果風浪不大,這風面就不至於太強烈。
這次的影片作品是與風潮唱片的合作 .
記得兩個月前的某天 , 跟了風潮唱片的朋友約在八里的蛙咖啡 ,
聊著聊著談起了他們的想法與計畫 , 因為音樂與聲音 , 是風潮的專業也是她們的使命 ,
所以 , 她們透露希望可以募集台灣的聲音 , 集合網友的力量 , 讓大家一起來記錄台灣最在地的聲音 .
「ㄣ,我也不熟。」
見鬼啦!你為何會不熟,這個到台中東海大學唸博士班,後來接手《東海書苑》,從東海大學搬到中港路與默契咖啡搭夥,現在又轉到國美館綠園道,在台中居留了14年留著一把鬍子的廖英良神情淡淡,帶點黯然,其實很詭譎的傢伙,竟然說他對台中不熟。
「你為什麼不熟,你不是在台中待一段時間了嗎?」我問。
「沒有人規定在台中待一段時間就要熟。」
是嗎?我大聲並且瞪著他,感覺他在整我。
簡單的說,在関西,餐廳與客人間的關係並不如東京或歐美,客人具有一種「花錢是老大的優勢」。高木美保說的更直接:「在京都的文化裡,餐廳也是可以選擇客人的。」,因此在関西有餐廳可以為了維持人際關係,而拒絕世界知名美食指南的受封,本來就是當地傳統文化的展現。
當我還是個國中生時,在地理課本上讀到:「臺灣的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於 1984 年」,不疑有他。直到我大學畢業後,偶然在一張 1930 年代的臺灣地圖上看到三座國家公園時,著實吃了一驚。
那天我和老婆帶著大毛,去摩斯吃早餐,飯後走到旁邊的頂好超市買日用品,提著大包小包走出來,老婆想要方便於是帶著大毛又進去摩斯借廁所,我提著剛買好的東西在外等待。晃過來晃過去,四處打探,剛好看到摩斯隔壁再隔壁有間韓國烤肉飯館,鐵門拉一半,裡頭暗暗的,有兩個小孩坐在靠門口處地上玩耍。這間飯館我和老婆來吃過兩次,價位約二百元上下,烤肉飯味道倒也普通,對我這不挑嘴又沒品味的人來說不好不壞。我隨意望去,這才發覺店裡還有著夫妻二人,正在拿紙箱子收拾碗筷杯盆,兩個人臉上都沒有表情,做丈夫的手腳很慢,收拾一半又坐下開始抽煙。兩個小孩子年紀大約國小四年級和一年級,很乖,不吵,但因為嘻嘻哈哈打鬧著,被爸爸瞪了一眼怒聲喝斥,低著頭再也不敢出聲音。男主人抬頭看到我在外面窺視,走過來把鐵門嘩啦啦的拉下來,我碰了一鼻子灰,正巧老婆帶著大毛出來,就回家了。
現在要我想起教室的光景,我可能放空的時候多吧,我不是那種乖乖牌學生,也不是惡劣到極點的壞份子,就當起那中間角色,活得很快樂。沒有補習的高中生活,回家就是練琴,好像也沒唸書,三年的時間很快,咻一下怎麼才入學,又要畢業了。
2009 年倫敦的五月,我穿過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人潮和鴿子,走進國家藝廊 ( The National Gallery ),保持從容地先與眾大師們擦身而過,直達梵谷的畫作前,我卻又忍不住與梵谷重逢的悸動。這裡沒有亞耳的小黃屋,卻仍有他的小黃椅,躺著他的好朋友煙斗與煙草袋,後方堆放洋蔥的木盒上是他純真簡單的簽名。向日葵依然火團似的綻放,黃色的牆面,銘黃色的花瓶,正散發溫暖開朗的色調;視線移到另一幅麥田絲柏,卻相反地流露出孤獨與死亡的氣息, 1889 年進入聖黑米 ( St-Rémy ) 療養院的梵谷,以隨風搖曳的金黃麥田與渦狀的藍天勾勒不協調的前後景,右側一株絲柏毫不遲疑地如柴火向天空延燒,梵谷在絕望邊緣仍尋求自我救贖。
熱血新軍的革命歷史已遠,這一天午後的起義門下,坐的是兩名一邊歇息、一邊討論著行程的單車旅者;讓這略顯沈重的歷史之旅,添加了幾分悠閑的氣息。
名 稱|永盛帆布行(原名:來福,1978年更名)
地 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2號
電 話|06-227-5125
交 通|位於台灣文學博物館旁
營業時間|AM09:30~AM21:30
備 註|可直接電話訂購
※尺寸小:35*28*12 價格:500元
※尺寸中:40*32*12 價格:650元
※尺寸中:45*36*12 價格:750元
在我的心目中,每一個台南人都有他的美食地圖,並且因為記憶住的口味,所以唯我獨尊。
大菜市永遠不死,經常的駐留在身心,而每個台南人的美食之圖,從不容許他人批評,也永遠不可能被任何食物取代。
那就像出生後的印記,牢牢的黏在膚處,成了自身的一部份。
<時光>有著自己獨特的氣質,就連<時光>的主人-吳秀寧小姐也一樣,她看來是名如其人,安靜端秀的一位女子,大部分時間靜靜地在櫃檯後坐著,偶而會倏地消失,待人好像有些距離但又不失親切。我第二次到<時光>那天晚上待到了九點半,而我完全不知其實那時早過了九點鐘書店打烊休息的時間,但吳小姐並沒有以任何方式提醒我,還是由著我慢慢地在店中踅來踅去,直到我選好書要結帳離去時,才發現原來我害得她遲遲無法打烊,但她卻絲毫不以為意。這種把客人當成朋友的對待方式,是舒服且友善的。而幾次前來,我也看到常有客人坐在吧台前的高椅上,跟吳小姐聊著天,我想,常來這裡的客人久而久之都成了她的朋友了吧!
老台北的巷弄故事,寫了第一集「時光任意門,請進」後就停滯不前了,但這是貓的本性,懶病發作無藥可救。終於,把第一條路線照片貼出來了。
每個人眼中的台北都不一樣,我們在同樣的城市,卻可能住在截然不同的角落,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和你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不會對你喋喋不休說著他們的人生故事,而那些看似安靜的房子,儼然沉默的門與窗,每天卻不停地開闔著,吞吐每一段流動的生命。
台灣的小醫院,其實是很有味道,也是最值得大家記錄的店種,那種因早期醫療資源缺乏而造就台灣對從醫人員的高度鼓勵所產生的中產仕紳階級,在日治及戰後時期都有著不錯的經濟能力及地方社會地位,不儘當時的醫生懷有救世濟貧的好紀律(如杜聰明,蔣渭水,賴和等),更因能幫助台灣的整體衛生改善盡最大的力量,使得醫生為當時最為大家所敬重的行業.然在台灣實行全民健保的努力下,這些小醫院在無法與大醫院競爭的情況下,應該很快會走入歷史,要嘛改建成超級豪華大醫院(好像豪華五星級hotel),要嘛就隨著老醫師的凋零,漸漸的消失在建商改建的塵土飛滅之中了.
從昨天起,就不停地拉肚子,中午剛吃完的烤肉,也在前一刻全部吐光了。電視不停播放歐巴馬訪問非洲迦納的新聞,而他所領導的國家,幾年前「解放」了這裡──如今每隔一陣子如家常便飯的自殺炸彈就登上國際新聞一角的國家:伊拉克。
因為父親出生於鼓浪嶼
在我心裡隱隱覺得是另一個故鄉
父親9歲到金門
長大後跑船做生意來往於金廈之間
兩岸物資的往返頻繁
豈料兩岸突然不通
父親只能跟我們說廈門與鼓浪嶼的印象
隔著10公里
卻回不去
漢奸吳依格,梅花人,抗戰之前在福州洋片館當差,與日人混在一起,抗戰初洋片館撤消失業,有妹嫁北竿塘聯保主任王宣猶長子為媳,藉姻親之誼,王主任收為辦公處幹事,吳本無賴,利用職權欺壓良善,在外勒索鄉民財物為王主任所悉,將吳責罵後免幹事之職;吳奸隨即來南竿,當時日艦隊多停泊閩江口外,吳奸叫唆貧苦漁民駕舢舨,向日軍船艦求乞殘餘,自己隨船帶竹竿束白布向日艦招搖
不管是「不好超越」,還是「超越不好」,動輒得咎的兩難議題,就這樣橫亙在《似曾相識》的音樂劇前面,就像《亂世佳人》只能有一部,不能有續集,拍成電視亦失敗,更別想歌舞劇了,不過,既然有人想要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好了,萬一失敗,你會發覺,還有經典可以重溫;萬一成功,人世又多了一項藝術精品,不也是人間美事?
每個偉大的城市,都有屬於自己歷史性的地標;巴黎鐵塔、倫敦塔橋、北京紫禁城、紐約帝國大廈。這些大城市裡,唯獨「柏林圍牆」,紀錄著文明史上不怎麼光彩的篇章。廿年過去了,共產世界的鐵幕瓦解之後,柏林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硬是把歷史屈辱的印記,刻劃成人類爭取自由的標章。在柏林人群起推倒圍牆的那一刻,熱血澎湃的畫面透過電視轉播傳向全世界的那一瞬間,就同時定義了柏林在歷史上所代表的永恆價值:自由。
火車從曼谷華隆坡車站漸漸滑出,我們要往大城(Ayutthaya)而去,在這個似乎隨時都是在塞車的城市,連火車在市區內也像是受到了傳染,運行的並不是十分順暢。這樣燠熱的天氣窩在三等車廂裡,實在不是件舒服的事,但是想到二等車廂只不過有冷氣就要貴上十倍的價錢之後,也就不再多想了。
按:消息傳來,說政府要趕環境調查的進度週內完成,話說恰好有幾位部落的男人日前曾下山來看家小,指點了剛搶通的泥濘不堪的上山路,那瑪夏的幾位朋友便決定趕在官員前頭回家瞧瞧。時間是二○○九年九月七日至九日,同行者,除了耆老翁坤帶領的幾位部落朋友、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工作人員,還有包括馬耀在內趕來支援的數位外地友人。因為自己的原因,拖了整整一週才草率了寫成了文字紀錄,和一點感想。
從台北市捷運古亭站五號出口,很多人都會注意到和平東路一段上的木造建築物,這還是面積不小的辦公室機構,台電公司核能火力工程處。奇怪的事?台電這麼有錢大型國營企業,怎麼還在使用這60~70年前日本時期的辦公室房舍?尤其讓經過的日本觀光客駐足觀察,真的還正常在使用嗎?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說是豐原火車站的天橋,橋上鐵絲護欄掛滿好幾百個鎖,鎖頭上寫滿各種願望,有的求考上好大學,有的希望感情順利,不少民眾慕名來拍照,還幫天橋取了個美麗的名字「心鎖橋」。
煤礦俗稱「黑金」,一百多年以前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引進新式的採煤設備與鐵道運輸系統,成就了大規模工業化採礦的榮景,而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當時,台灣主要的礦區皆集中在 基隆河的上游區域,新平溪煤礦便是其中之一。
登西奈山(Mt Sinai)有兩個最佳的時間,一為凌晨由山腳摸黑出發,攀登約二至三個小時後在山頂上等待日出;另一為中午出發,在山頂上等待日落後再摸黑下山。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有機會看到山頭金黃燦爛一片;聽說那樣的美,會不可思議的讓人以為是在夢境中。
為了避開逛街的人潮,我安排了在大部份商店未營業的早上來到澀谷地區。手上只有超級簡單的手繪地圖,一開始我真的覺的要找到這幾棟建築真的不大容易,但結果卻出乎意外的簡單。當熊掌研究著地圖說著不確定的方向「應該是左轉這條路吧?!」,我左右張望著找尋那外星人遺留下來的太空梭時,它就出現在不遠的前方。「啊!在那邊!哇!!!好酷喔!」
布爾日這個古老法國的城鎮,最早在高盧時期就存在的城鎮,後來幾經輾轉,成為貝利公爵的主領地,同時中世紀時期,也因為Jacques Cœur 這位偉大的商人,讓整個布爾日更加繁榮!
在歐洲生活久了,許多約定陳俗的規矩,雖然與我們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但確有發人深省之處。到過歐洲城市觀光的人總不免抱怨,這裡商店太早打烊,週日常吃閉門羹。週日是傳統歐洲基督教徒上教堂做禮拜的神聖日子,如今傳統不再,但精神上仍是全家團聚的休假日,可以一起外出,一起吃飯。法國要開放週日營業,無疑是破壞了基督教世界好幾百年建立起來的默契,茲事體大。
金門有句俗諺:「文章許鍾斗,德行黃逸叟。」這句話裡面的「許鍾斗」指的是金門第一才子「許獬」,他在明萬曆廿九年(1601年)高中會元,人稱許會元,「鍾斗」是他的號,金門關於他的傳說故事非常多。雖然他是後湖人,但古寧頭也有關於他的傳說傳世,而這個傳說與古寧頭人賴以維生產業息息相關。
海德堡(Heidelburg)的名字很早就聽過,它是一個大學城,1386年就被建立,是德國最早的一所大學。我念大學的時候,系上許多老師畢業於這裡,影響社會學思潮的許多關鍵人物,像是黑格爾、馬克斯韋伯,也都曾在這裡任教或就讀,因此被列為此行歐遊想去朝聖的地方之一,雖然以前學藝不算精,但能夠和大師在同一個地方邂逅,雖然時空背景不同,也有些許的感動。
根據我媽的描述是:「……就在午夜時分,你忽然放了一個響屁,然後拉出一大攤又黑又臭的大便……,我跟你爸抱著你洗澡的時候,發現你的手竟然會拉著我的手指,然後睜開眼睛,你爸爸跟我說,孩子……,人家要還給我們了!洗完澡,發現你好像在找奶吃,當我把奶塞進你的嘴巴,感覺你似乎很餓、很有力地吸起來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大哭起來了!」
當我們趕到時,第一批屍體正好運出坑道。現場分明人來人去,卻一遍死寂,耳邊只聽到木麻黃在冷風裡顫抖的聲音。
滿臉通紅的監察官衝到蓋著白布的水泥攪拌桶前,沒有任何預備動作地把白布一把掀開,剎那間所有人幾乎同時呆住,一如影像的停格。
桶子裡裝的是滿滿的碎裂的人體;有可分辨的手掌、穿著鞋子的腿、混著腦漿和血塊的頭蓋……,也有不可分辨的夾在破爛軍服中的腸子、內臟……。
話說,日本殖民政府時期,獅子林百貨原是淨土宗的東本願寺,建築風格接近印度寺廟,是相當少見的寺廟建築。
車站,往往是一個城鎮最為繁華的地段。我來到中華路上的新竹車站,獨留下來的這棟巴洛克式建築,如黃昏的夕陽優雅的散發出迷人的色調。然而不變的只剩建築,來往的人早已隨著時間推移而轉變,誰還記得新竹車站曾經的淳樸風貌,在經歷幾個朝代後,她用古典的面貌與科技重鎮並存,卻不知怎麼地感覺是這麼格格不入。
如果來台北,有打算走懷舊路線,這裏可以參考。
但如果要感受那樣的悠閒時光,建議11點前到達。
不然你只會看到一堆吵吵鬧鬧的年輕小朋友。
該有的韻味全跑光光...
爾後在網路上發現了"黃筠舒"所寫的論文"1945年以後的臺北酒廠---華山文化園區的形成與變遷"後,才得知那棟紅磚樓就是己被拆除的早期樟腦製工廠辦公室,低調隱藏在圍牆裏的紅磚建築群.就是樟腦精製的廠房及倉庫.直到前一陣子再去拜訪時,居然屋頂己被拆除準備重新修補.而一旁的牆壁也早已掉塌陷.也讓我趁此機會可以滿足長久以來的探索心.
該建築羣成立於1918年,是專賣局設立的樟腦精製工廠.1952年,因樟腦市場滯銷,再加上樟腦天然資源耗盡,民間要求開放民營.終於1967年結束樟腦煉製場,轉交由台北酒廠使用,80/90年代又因審計部的增建大樓及和平東路的打通及拓寬.也造成部份廠房及辦公紅磚洋樓都跟著拆除.
一步入大門之後,向警衛索取了地圖,在入口處不遠就找到了沙特Jean-Paul Sartre與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合葬墓,這兩位引領法國20世紀中期的哲學文學風潮人物,以存在主義為主的沙特與女權運動創始者之一的西蒙波娃,兩人並未結婚,不過沙特稱呼西蒙波娃為他終生伴侶,兩人最後合葬於此!至今仍有許多人前來致敬,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教堂成立於1927年.為當時的日本一致會體系下的日本基督教會(後稱幸町教會,也就是 現在的濟南教會)拓展傳教而成立.其因幸町教會空間不敷使用及日治時期開始有不少日本公教人員開始居住在大正町(林森北路上).教會開始在大正町附近建立教會.在創建時期,因該教會是由日本人和台灣人一起籌募創立的.所以建成之後打破過去台灣人不能和日本人一起上禮拜堂的情況.讓這個教堂成為台灣第一個台日共生禮拜的教會.
旅行,是一種態度,用什麼態度,就能看見什麼樣的風景。多年前第一次走在護城河的石版步道就深深愛上這裡。我愛這裡的悠然自在,我愛這混雜著古城文化與青春流行的元素,我愛這裡一對對不顧他人眼光的熱戀情侶。多年後,我依稀尋找過往記憶,我敏銳的神經卻感覺到一切都變了,不是風景,而散發氣味全然不同。
宜蘭圓山機堡過去是神風特攻隊的停機坪與掩體,這座機堡幾年前由黃聲遠建築師負責重新設計,盼望賦予這座戰爭廢墟新的空間意義。不過這幾年工程因故延宕,原本施工一半的工程,在停工後宛如一片廢墟,甚至連新設計建造的部分都像是歷史悠久的廢墟一般。
Deja Vu: Vietnam 這系列影片於2007年完成,前後共有16集,堪稱是以庶民觀光角度來介紹越南近現代史最好的一系列影像紀錄,至少我是這麼覺得。影片的第一集,Frank使用Google Earth衛星定位系統,帶著觀眾一起降落在當年西貢的美軍機場,也就是今日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之後的幾集,他走訪了幾處美軍基地,也重溫了許多深具歷史意義與個人回憶的西貢地點。我個人最有興趣的是第6-13集,這當中他非常有心找來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與老影片來交錯對照,配上他自己的英文口白,特別要注意他的配樂,其中聽起來像二胡的越南傳統樂器獨弦琴(Dan Bau,想要瞭解更多獨弦琴的資訊可以參閱這裡),可是Frank最喜歡的音樂吶,儘管這種音樂難免使他陷入昔日的感傷。
吉瑪赫留下的地鐵出口,在巴黎較完整的只有兩個車站出口,一個是皇太子妃門Porte Dauphine站,另一個是在蒙馬特區的Abbesses站!其他的車站都只有留下一部分的出口而已!看著這些本來有可能出現在台北街頭的捷運入口,心中感到的是無限的遺憾!
記憶有顏色嗎?隨著時間逝去,記憶中的場景,似乎會像老照片一樣日漸模糊褪色,有機會舊地重遊,往往無法和殘存印象重疊,澳門,就是這樣的地方。
龍舟節的活動比我想像中豐富許多,活動最初是由台南市長許添財致詞開始,接著有龍舟競賽,有小點心及香檳,有資深的在荷台灣同鄉介紹文化的攤位,最特別的是有一個台南府城的觀光介紹攤位,經過簡單交談得知攤位上負責招待的是從台灣來的台南市觀光局林科長。台南與荷蘭之間頗有淵源,西元 1624 年,台南是荷蘭人最初登陸台灣本島的地方,並在一鯤身地方建造了奧倫尼亞城,後改名為熱蘭遮城;後來在赤崁地方也建造了一座普羅民西亞城 (赤崁樓)。
我懂事以來,每年春節都會跟母親回娘家,母親的娘家就是舅舅位在哈瑪星郵局對面的張眼科,家族輾轉在戰亂歲月走了半個世紀,舅舅堅持回到張家發跡的旗後與濱線一帶,據說,當時二叔公張錫祺自東京學成返鄉開設的光華眼科舊址,就在不遠處,但前幾年被拆了,非常可惜。
在功能上,「得月樓」是一棟「槍樓」,包括了地下一層與地上四層,位於整個建築群組最前方,建築群組前沒有其他比它更高的建築,於是它具備居高臨下的優點,當遠方敵人入侵時,駐守在「得月樓」的人可以從設有鑄鐵的瞭望窗口觀察敵人的動態。當敵人有入侵的跡象時,三、四層樓的四面牆上都有圓形槍孔,可以減少射擊死角,此外,屋頂女兒牆上也設有槍口,更增加整個建築群組攻擊的火力。
我想到在土樓裡遇到那個,對著某個大鏡頭皺著眉的三歲小娃,他娘在旁邊忙不迭的解釋著,「他很喜歡客人的,上禮拜還會衝著別人笑,可能今天剛睡醒,脾氣不好。」想著這裡的人必須為了這些微薄的補助得犧牲多少,又真能獲得多少,真正長久的幫助,思緒始終很紛雜。
格林威治是倫敦近郊的小鎮,地處泰晤士河口,本是十五世紀王室打獵的莊園,至今還保留了皇后行宮,直到1675年查理二世決定在此設置天文台,以研究天文、測量經度,確立海上導航為首要工作,當然這些研究多少也是為了大英帝國擴張領土而進行的。1884 年,國際天文學者齊聚華盛頓召開的國際經度會議,以經過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定義為本初子午線,也是零度經線,我們所熟悉的「格林威治時間 ( Greenwich Mean Time,GMT )」由此誕生。如今,由於倫敦發展快速且密集,已不適合觀星( 簡單地說就是污染太嚴重啦 ),於是 1960年代官方天文研究工作搬移到赫斯特蒙蘇堡 ( Herstmonceux Castle ),其後又遷移到劍橋 ( Cambridge ),因此這兒就以天文台舊址的身分開放給遊客們參觀,屬於國家海事博物館 (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 的一員,並於 1997 年列入 UNESCO世界遺產名單裡啦。
花了幾天研究,卻意外發現,貼在入口的古蹟說明,創建年代是錯的,指其原為日本時代的「技藝訓練所」也不對。翻開舊報紙,吹走擾人的時光之塵,古蹟的身世便大白了。古蹟誕生於一九二七年七月,不是官方記錄的一九三○年。而「技藝訓練所」則不曾存在。......
絕大多數的這些美術館都是禁止拍照的,付錢也不行,只有梵諦岡博物館沒這項規定,不過事實上在展場裡你拍照的慾望會降到最低最低,因為眼前的雕刻和畫作吸引了你全部的目光和心思,只有在稍作片刻休息時,會忽然想起脖子上是有一台相機的,這幾座博物館大部分的展示空間都極為簡單樸實,有些連外型都是如此,除了梵諦岡博物館的某些特別的場館算是其中的特例
其他朋友在PP12上也有很精彩的演講,這裡可以看到所有的實況,特別強力推薦米果姐的35分鐘大講,想了解台南,親近台南的人一定要細看。
我深知經營一家這樣的專門的獨立的個性書店是有相當難度,不知花蓮地區的愛書父母們的消費是否有辦法支撐這家兒童書店長期開下去,但不管如何,我還是很為花蓮的小朋友高興,在這個不景氣的時候,有這麼一間屬於他們的書店存在著。
老城區圍繞在市中心城堡的下方,狹窄的巷弄間,一間間五花八門的店舖緊挨著,在許多古老的清真寺中間,還會發現一種獨特的建築叫做Han。小小的拱門進去,是一方豁然開朗的長方形大天井,四面圍著兩層的樓宇,中間通常有一座水池或噴泉。簡單來說,這是給古代旅行者或商人歇腳的客棧,樓下停放馬匹、貨物,樓上睡人,現在大多也成了一間間商舖。
「在找莫札特嗎?在隔壁唷!」
「喔,我是找費加洛之家啊,好像怎麼都沒看到招牌。」
「就是隔壁囉,他們兩年前重新翻修,改名了,現在不叫費加洛之家,叫莫札特之家呢!」
大隱隱於市,新的東海書苑雖然裝進了一個舊房子當中,而且變小了,但應該會是個安靜、舒適的閱讀空間。老闆說,大約再一星期左右,應該就可以整理到能夠對外營業的程度,希望書友們再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另外最讓我意外的就是尚˙雷諾瓦所拍的黑白電影,片子約40分鐘,劇情比我想像中的有趣許多。雖然台灣的展覽總是人滿為患,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人的藝術修養真的是越來越高,其中不少婦女指著畫作談論著構圖、用色及畫家背景,頗讓我驚訝,這與當年至故宮看法國三百年展時有很大的差距。
這裡的空間彌漫著一種悠閒的,屬於花蓮在地的氣息,無關文學、藝術的深度,而是一種書店經營者對書本以及對閱讀者的尊重,我喜歡這種氣氛,說她是書店,倒更像是一座小型的私人圖書館。因為時間之故,這次我沒能很仔細的照看這書屋的每一個角落,但我確定我將會再次造訪!
這次去時.拆除工人其實已經開始逐班每個教室拆除電線等之類的東西.而我也趁機發現了一些小時侯的學校記憶.隨著時間飛逝.可能若不記錄.以後真的記憶就回不來了.看看這個校園.明年就100年祭了.却没有一個日治時代的校舍留下來,今天看到一本79年的校慶特刊.內容記載當時80年校慶.日治時代曾在此處就讀的日本校友還曾組團回來,看到當時日治紅磚校舍已拆改建成新校舍的遺撼,對現在的我們未嚐不是呢!其實這棟建築對我而言己是我對蓬萊的最後記憶,若没了,只能說就像連結一樣,就斷了.
第三次在巴黎見面,
也是最多狀況的一次。
要如何能游走於複雜的巴黎之中,
當所有細節在夏日的陽光中展露無遺。
炎熱的七月,
木造的古房子裡面,
有著上萬本的豐富藏書,
這裡是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
「村長先生,我可以住你家嗎?」「口以啊!」打電話給不認識的村長、得到他可愛的這一句話,因此我來到了台灣最西行政轄區的島嶼:花嶼。
花嶼屬於澎湖群島的一份子,位於澎湖西側外海,為望安鄉四個三級離島中的其中之一,面積約1.5平方公里。去年在網路上第一次看到這個美麗名字的時候,瞬間就被吸引住;那想像中花開滿處的海上桃花源時常跳入我的腦海中,決定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去那裡。
清末民初,金門許多青壯漢子離家背井「落番」下南洋尋求發展。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發展出一片天,所謂「六亡 、三在、一回頭」,輝煌騰達的都是少數,但只要賺了錢,幾乎都會把錢匯回故鄉給親人,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就了金門許多以「僑匯」發展起來的聚落,「珠山」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
但發達之後,也為聚落帶來了威脅,不時有盜匪掠奪居民,於是聚落發展出了自我防衛的機制。以珠山而言,民國22年成立了「守望隊」,由少壯村民組成徹夜巡守的防衛隊伍,藉以保護家園安全。也因為時局不靖,居民在置高點上設置了「碉樓」類的防護性建築。文獻紀錄上,珠山「碉樓」類的公共建築有兩棟,目前皆已不存。
清朝時期對台灣山林的認識幾近於零,更不用說這些生長在險地的植物了。這些植物隱性埋名,默默無聞的繁衍生長,直到日據時期才開始有人研究調查。1895年日人佔領台灣以後,即著手進行全島植物調查事宜,最初研究工作由松村任三負責,後來由東京帝大植物學者早田文藏接手延續,並於1903年來台採集,當時大量採集的地點就在玉山山區,許多植物新物種就以玉山為名,一直沿用到今。而早田文藏更在1908年發表了「台灣高山植物誌」,裡頭涵蓋了山地所產植物共79科、266屬、2199種的紀錄,一直到今天,都是了解台灣高山植物重要的一本巨著。
很可惜,1950年代,蔣中正經常在濯岩附近督導演習,為避免元首被暗殺,位於高處的濯岩被部隊炸毀,遺址在現在「御鳳亭」的下方。所以現在想要找濯岩需要費一番功夫,但是如果登上雞庵山,從御鳳亭往下看,可以分別在山的兩側看見薛永南兄弟洋樓與薛芳見洋樓,可以想見當年這三個地方互成犄角守護著珠山聚落的形勢。
周錫瑋縣長曾經在(2009-04-30)台北縣政府主辦的-文化資產保存再利用與地方觀光國際研討會,承諾再與文史工作者再協商,沒想到一個月後(2009-06-01)就開始拆,很快的就拆個精光了:
常有人問我:「你這麼常去金門,不會覺得金門很無聊嗎?」
關於這個問題,跟我到過金門的人都知道,金門絕對不是那個人們口中「好山、好水、好無聊」的「三好」之地,只要稍微留心一下,金門是個永遠「玩」不膩的地方,莒光樓雖然漂亮,但畢竟只是一個代表建築,但是不代表金門的全部。
午後一兩點的時間,在四號公園附近的巷子裡,巷口有一組用鼓改建的招牌燈指引,巷子口還有另一間咖啡館,附近有央圖的台灣分館。我以為一家書店,或說一家複合式經營(餐飲、空間、閱讀、音樂、藝文...)的空間,要在這裡立足的客觀條件,真的是挑戰很大。
白人泰女的組合在酒吧後方的撞球檯上較量球技,泰國女子顯然技高一籌;大約還在籌錢的第三性侍者蓄著一頭長直法,胸乳間不客氣地隆起,雖然沒化妝,留著長指甲,送酒時頗有一點媚態;前方一桌三名女子組合的美國小團體嘰嘰喳喳,桌上三杯顏色漂亮的熱帶調酒,粉紅豔藍地不像可以吞下肚的東西。貼著酒吧屋簷,店老闆掛上一列各地時間,屬於紐約的時鐘掛在左邊數來第三個。
芒花開遍的季節,晴雨甚至霧天金瓜石都有它獨特的況味。
不過,如果你腳力好的話,你就可以領略更多。
歡迎各位光臨。
不過,那裡可沒有芋圓,甚至沒有東西可買。
它賣記憶和氣質。
記憶給我們,氣質通通送給大家欣賞。
進入中殿後,提香的著名大作聳立在正中的高祭壇上,祭壇為典型半圓形,後方的彩色玻璃窗是唯一光線來源,祭壇兩側是紀念兩位威尼斯總督的墓,整體氣氛就像是置身電影場景中一般,這幅聖母升天由於以戲劇化方式描述聖母由下方民眾推送歡呼中踩著雲朵升上天國,諸多天使在兩旁伴隨著,送聖母往天父親迎的國度去,這在當時是十分前衛的畫風,而且用色也鮮豔大膽的一度讓委託的教堂無法接受,我非常感謝他們後來願意接受了這幅畫,不然500年後的我就沒可能在此祭壇前,擁有這樣的感動了
倒是開在轉角店的福哥牛肉麵,我也已知道多年。西元2007年,我多年以前任教過的一位男學生,那年他要結婚想邀請我參加他的婚宴,為了表示誠意,他帶著準新娘約我在中壢星巴克喝咖啡和給我結婚喜帖。
天文鐘的最外圍是一圈由1~24的鑲金哥德式數字,是用來指出波西米亞時間(Bohemian hours),也稱作義大利時(Italian hours)。網頁上查到,這是使用在中世紀的波西米亞及北義大利。將一天的白天晚上一共區分成24小時,並且設定日落時間是在24。照片中的金手指指向13再多一些,代表再過將近11小時就是落日的時間。特別的是,這最外圈的哥德數字並不是朝特定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而是每半年依著日間長度越來越長而向右慢轉,另一個半年則隨著日照時間縮短而向左轉動。很厲害的創意^^a
我不太確定這個“母金”最多能借多少(如果要經商或創業的話,金額應該不小吧),但一般人都是固定借個象徵性的新台幣六百元;記得要帶身份證,到廟旁的服務中心寫好「借據」(橘色)、到「求金」窗口排隊,就可以領到裝著六百元的紅包袋一個。廟方會將你的借貸資料輸入電腦歸檔,等你來還錢再註銷。
「這就是大師名作嗎?」
將隨身行李安置在單人房間中,小小房間據說是早些時候修道士的居住之所,共有百間,小歸小,該有的都有。打開房門,手邊安置一座小洗手台,洗手台正面對著拿來做隔間用的雙面衣櫃,衣櫃與洗手台間約莫剛好一人可容回身的空間,衣櫃另一面就是單人小床。至於床有多窄,如果睡在上面是位胖了點的人,翻身要小心些,差不多是這樣。
行前對猶太區的景點基本研究幾乎為零,一些特殊的圖案或建築特色也都沒注意到,回來只好補做功課,否則這曾經的到此一遊就有點可惜了。雖然猶太教堂的參觀需要購買聯票/門票,但回台灣後找了相關資料,個人認為這地區適合安排自由行,也應該值得買門票進去參觀,應當比起尋找書籍上相關資料更能認識猶太區的特色。
Paul Gauguin (1848-1903),法國後印象派的畫家之一,原本是證券交易員,為了成為專業畫家而拋妻棄子,隨後又獨自到大溪地島 (Tahiti) 隱居畫畫,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二OO七年十一月在紐約Sotheby,Gauguin的「清晨」(如下圖) 以約合台幣 12 億 9495萬拍出。
五月份有一次日星鑄字行的導覽活動。我差不多時間到,但因為還沒開始活動,一群一群的人站在對面的騎樓下聊天吃早餐,我和幾個不算熟但見過面的網友打過招呼後,決定拿出moleskine來記錄。我自顧自的站在門口,來日星第二回雖不算熟門熟路,但我可暫且放下興奮,努力記錄。
這批位在承德路東側文林北路西側.一大片的台北士林後花園,實是北台北市最後一塊平原農田淨土.古舊地名為"軟橋"的這一塊建民里.有東自七星山東側流經的雙溪及自北投流下的磺溪交滙地,早期也是常為水患之區,在過去低窪地區政府採低度開發的前題下,難得保留了唯一的台北市內的田園風光,但如今因快速道路的興建及財團土地的開發.甚至市政府要把兒童槳園遷至此地的政策下,這塊北台北盆地的最後處女地,也如同新店十四張一樣,未來淪為商業開發水泥建地的情景,將再次淹没台北人的記憶.
唯一一間未被破壞殆盡的古厝,就只剩靠近磺溪河堤旁的賴義源宅.在拜訪時,洽巧遇到正在搬遷細軟的賴大哥,正訴說著這一片祖田及祖厝,在過去這一二年來,為人不知的政府拆遷政策,是如何的不盡人情,及屋舍如何在深夜裏被不明人士盜取鐡皮及盜搶古老物品,看著阿伯對這一片面對觀音山的田地.及己開始搬遷的古厝正身及護龍.才驚覺.何謂rootless.無根的浮萍.一棟上了近百年的老宅,及旁長5/60年的烏桕大樹.就此都要遠離此地.而西下的夕陽及田邊電線上的烏秋,讓在這陪了中正高中四十多個年頭的軟橋賴氏聚落,更顯戚涼
延平北路的大千百貨那一排,是以前小時候去山葉兒童音樂班時必經之路。因為從那兒走進去可以吹冷氣,繞到後門出去可以算捷徑。昨天經過時,發現整個原本立面都「打開了」,不過卻有圍籬。於是今天趕快去拍,才拍到原本裡面藏的,居然是個「萬里紅公共食堂」的標誌呢!大千百貨被列為歷史建築,但會被怎麼搞就不知道囉。
巴黎鐵塔的冬日大多都是冷颼颼的,無論怎麼摩擦生熱,按下快門的手始終凍得像是冰棒,然而在鐵塔下看到的人,某些人,大約不會有這樣的困擾吧?看著他們作著「巴黎鐵塔下無奈的冬日運動」,我難免會這樣想。
在這個位於古老巷弄裡沒有明顯招牌也沒有參觀路線圖的小型工廠裡,透過笑臉迎人的張老闆熱心解說,邀你見證曾經繁華的活版印刷全盛時期,到一度沒落把鉛字論斤賣給廢鐵回收場,認識手藝幾乎失傳已然消失的老行業,在懷舊情緒與記憶回溯的十字路口,又有機會穿越時空重回現場,尋找隱藏在絕版書舊紙堆裡,那一字一句印刻在心版上的感動。
南方,墾丁,在多數人的記憶裡絕不陌生,求學時代畢旅也一定都會安排這個地方;不過,「國境之南」所在的這個地方:埔頂,應該是近幾年來新興發展的地區,由於似小丘陵,周圍多是一望無際廣大遼闊的綠草地,以至於遠眺可看到水藍太平洋跟碧藍天空襯著朵朵如棉絮般的白雲。
走進大門,迎面的建築是典型的日治時期發展出的融合傳統與歐風的「新式建築」─二 層樓ㄇ字型的辦公廳舍,其後就是呈口字型的廠房。松菸值得傲人之處,即日本人當年為了 興建一個亞洲最大的菸廠,特別派人到歐美考察,建造出當時亞洲最漂亮的菸廠。
「只要想的到的事,就全部都做。」這是松浦彌太郎從過去至今的信念,我覺得他某些方式相當的土法煉鋼,就像,一開始它賣書,是每天手裡拿著「分類廣靠電話簿」,展開電話作戰,打給各個設計師、美術指導、攝影師,直接跟他們正面接觸,也展開書信作戰,收件人都還特地用毛筆寫,他說,「一百個人裡頭,我只要見到一個就夠了。各種方法他都試過。」
為了不使自己再有任何同樣的事情發生,當週末便驅車前往三重,來拜訪三重碩果僅存的二個古厝之一的吉慶居,而且預計5月初就會開始拆除.其實整宅會受爭議,是縣府要新闢的道路(紅線),其實己經把旁邊的空軍眷村拆出一條路了,只剩吉慶居三合院(紅框)正身後的一角角要拆來通路而已,通了就可以直通大馬路.但問題是,這條路的價值,及該社區的文化內層,孰輕孰重.走訪後,其該區有的,不只古厝,還有日本時代留下來的空軍眷村,若能整體規劃,肯定為地方又多建設了一個文化創意的根基,如同汐止周家古厝,一個政府的用心與否,小地方就看的出來,只能徒增遺撼.
是這次走訪書店的行程中,感覺上最會做生意的一間二手書店。精神書局的第一代老闆在1958年以賣雜誌和二手漫畫起家,我們這次去的是西環店,很普通而沒什麼氣氛的裝潢,但是明亮乾淨,分類清楚,店裡教科書和一般書都有,繁體文史哲的書品相質量都相當相當好,重點是價格非常便宜,大約都只賣半價而已,這如果在台北一定二話不說全部打包帶走。科普、財經、勵志、藝術、原文書一樣都不少,也有學生看的漫畫和小說。有一大櫃的早期文史絕版書,品類包山包海,任君挑選。
重建街為淡水最早開發之古市街,曾經行業聚集,商務鼎盛,素有「淡水第一街」之稱譽,每間街屋都能道出淡水數百年的身世故事,這條街鄰近老街,孕育出淡水許多重要的家族、產業與人物,但是現在卻很少人知道重建街。
近年來,重建街居民積極投入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的推動。在這裡,居民們還保有溫暖緊密的鄰里生活,古意的街巷,門前的聚會、談天充滿人情味。
台鐵彰化機務段動力車庫興建於民國十一年,軌道由車庫外展如一面扇子,又稱扇形車庫,火車頭經長距離奔馳後進入車庫休息、保養,因此扇形車庫也又有「火車頭旅館」之稱,也是東南亞惟一的一座。
火車旅館共十二間套房 簡直是火車的收藏寶物盒 我想每個愛收藏的小男孩看到時都會羨慕不已
縣政府是希望打造淡水地區成為藝術文化的集散地,吸引更多藝術工作者進駐當地居住與創作,不過手法實在是太粗糙,縣政府計畫耗資7700多萬元,拆除四連棟並興建一棟地上3層、地下1層的鋼筋、玻璃帷幕藝術工坊,作為藝術家出售作品、經驗交流以及展覽的場所。
目前已經完成發包,四連棟的日式房舍正等待拆除的命運....
柏林是個很有意思的城市,它有過去戰爭留下的痕跡,也有最現代的建築標地。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 ,柏林利用這獨一無二的機會來重新設計它的市容。就如1871年之後德意志帝國建立其間一般,這個古老又新穎的城市正以飛快的腳步行進著。沒有一個城市如同柏林,經過重創、分割、重建,而遺留下來的精神則讓世界上的藝術家或企業家趨之若鶩。
後來長大一些,混南陽街的時候就有注意到這裏有很多奇怪的口味。
但是,因為太奇怪。所以也不想試。
直到34年後的最近....突然想開了。
奇怪就奇怪,試一下不會死的~
於是....七早八早就來到這裏等店開......
店東總是一派悠閒的從電腦後方探頭和我們打招呼,他的話不多,笑容腼腆,偶而看他忙著擦拭書上的灰塵,整理剛進貨的一批舊書,偶而煮咖啡給我們喝,偶而走出店外短暫地抽一根煙。店裡有兩隻貓,都是黑白相間的賓士貓,其中一隻叫喵喵,很喜歡跑來我們身邊磨蹭,發出討好的喵叫聲,另一隻總是安逸的在書櫃上方靠和室的一隅蜷臥著,很少是醒著的,似乎比較怕生。
以前筆者曾說「Picasso美學成就高於常玉,但我喜愛常玉勝過Picasso」。隨著這一年多來的體會,我已正式地將Picasso置於第16名,次於此15位大師。因為在藝術裡,不存在沒有情感的美學成就,Picasso有極高的創造力、多面向的開拓力,但是Picasso對人類世界實在用情不夠深 (可能他是個外星人吧),許多作品缺乏內在的感情,直覺衝擊力輸給此15位大師,關於Picasso的問題,會再專文談論。
另一物,上回已經說過了,廟東夜市最有名的清水排骨麵。當時,我因為誤以為台北楊記排骨酥麵一碗要90圓,所以雖然喜歡楊記的排骨酥肉多一點,覺得清水排骨麵一碗80圓,好像還是比較有價值點;焉知第二天返回台北再吃了ㄧ次楊記,赫然發現這兒的只要價65,當場就覺得:喔!廟東夜市的東西還真是賣得比較貴。
台灣最早的近代化紙廠「士林紙廠」最近已經開拆,於是出草團利用今天(2009.4.15.)的陽光早晨,蹺班的蹺班,犧牲睡眠的也早起,一早從士林站走過去拍空照。這個紙廠的位置,從孤狗餓死中看出,我壓上黃色陰影的部分已經拆了,而第二張則可以看到紙廠過去的後門,其實面對的就是以前的基隆河河道喔!唉!台北市又一個老記憶要拆了。不過,聽說紙廠會有一點點建築留存就是啦。
臺北市孔廟簡稱為台北孔廟,位於台北市大龍街,於1927年重建建於大龍峒保安宮東側,
主要祭祀的當然就是至聖先師-孔子,在歷經數度的停工與復工,終於在1939年全部完工。
受到唐文化影響,日本處處是寺院、神社,反映出它是個以佛教和神道教為主要宗教信仰的國家,而京都這個千年古都亦不例外。若說京都是一個佛教城市,那麼插在京都這塊土地上,用以向神靈祈禱的蠟燭,就是京都塔了。
沒有摩天輪、沒有旋轉木馬、咖啡杯...,但北投兒童樂園還是仍然佇立在現在的溫泉博物館對面。而我們只能讓圓山兒童樂園的摩天輪在我們的記憶中繼續緩慢的旋轉。
地下屋除了主屋之外,還包括工作房與涼台。主屋相當矮小,必須跪著進門,由於空間不大,走廊的寬度也只能容一個人活動。主屋除了睡覺、儲藏、各種活動之外,主婦們還必須在狹小的屋裡升火煮飯。煮飯時煙霧四處瀰漫,很容易就把房子燻得烏黑。雖然現今這房子沒有人居住,依稀能聞到炭火的味道,彷彿聽到母親吆喝著孩子吃飯的聲音。
特意在出發前查詢大咖啡館的相關資料,才發現象徵巴黎某個時代咖啡館興盛的大咖啡館在不久前步入生命終期,已然歇業。這簡直不可置信!大咖啡館曾是24小時全天候那樣風光的營業,是什麼原因讓它闔上美麗的章節的呢?看著手中所有的大咖啡館黑白照,有些茫然。至於改裝後的現址,很抱歉地興趣缺缺。雖然現址除了新建的史懷柏飯店(Hotel Scribe Paris),也還有小小的紀念館,但我總偏執地覺得,去看已經再也不是的老地方,除了惋惜,還會多上一丁點對新地方的痛恨。
周日的下午,陽光正好,順便帶著我好久沒拿出來的單眼底片機出來曬太陽,卻發現一個可以喝茶乘涼的好地方。貝兒會找到這兒也算是巧合,原本是要去抹某間古厝拍照的,卻意外迷路晃蕩到一鄉間小徑,也才發現竟然有個這麼悠閒的世外桃源。所以當我們走進這花園,綠意映入眼簾,微風徐徐,流水潺潺,引人注目的睡蓮池上有日本式凸鼓橋橫跨其上,橋旁植的垂柳輕拂著水面,看到如此美景也就隨性的待了下來,想想還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當你知道你的童年回憶,那個曾經朝夕相處過的小學教室,彷彿是個癌末的病人,只剩下一個多月的生命時,你會做什麼?也許,這是棟在一般人心中一點也沒什麼特別的建築,它沒有值得保留的建築特色,也不是什麼傲人的名家設計,甚至歷經風霜超過半世紀的身軀,早已破舊到幾乎是人人想把它拆除改建。但是,對於曾在這棟校舍內求學的我,卻想在它消失之前,把這些曾經有過的點點滴滴回憶記錄下來。或許,在現代新穎的新學校建築中,這些老校舍才有的特色,只有當我們還是小朋友時,才會用那矮矮身高的雙眼去注意,會用那頑皮的動作去體會。
古埃及王朝均沿著尼羅河建都或蓋神廟,而在埃及的尼羅河長約1500公里,對於觀光客而言,要遊歷這些偉大的遺跡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尼羅河上搭郵輪、一個是坐火車。前者可以享受當貴婦或大爺的感受、但卻十分昂貴,對於喜愛自虐的背包客選擇的當然是後者。
San Pietro in Vincoli,這座教堂的名稱簡單明瞭,因為放置了曾經銬住聖彼得雙腳的鐵鍊而得名,至於真實與否似乎不是那麼重要,只要相信就是真的!之所以要參觀這座教堂, 除了神奇的鐵鍊之外,主要目的是為了欣賞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這座雕像本來是教宗朱利爾斯二世下令米開朗基羅幫他建造的陵墓雕刻,不過後來教宗把目標投注在興建聖彼得大教堂上,而遭到擱置,可是卻也因此害米開朗基羅欠下鉅額石材費用,這也是米開朗基羅與朱利爾斯二世教宗關係變惡劣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結伴去東倫敦闖闖探險看看,位置大概是在 Shoridetch high street 的東邊,順著 Brick lane 往南走。
經過這次精彩的東倫敦巡禮,五色鳥肯定會再定期造訪的。
個人認為,適當的理解是:他小時候就有天分、學習能力強、領悟性高,長大後明白唯有像兒童一樣的單純無功利心的創作態度,才能完全釋放內在蠢動的慾望。
至於這座雕像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爭議,其實跟聖女泰瑞莎的事蹟有關,由於聖女的自傳中不斷的提起她在祈禱之後,會進入類似於幻境,但是由於只有她自己能夠體會,只是那個幻境因為太真實了,許多攻擊者都說那與性暗示(很多抨擊者都說那根本是泰瑞莎自己幻想意淫的高潮)有關,所以當時也引起很大的反對聲浪,認為她的說法是在污衊宗教,不過聖女泰瑞莎的信仰虔誠,還是在西班牙造成了一個很大的迴響,她在西班牙創立了赤足女修道院,堅持清貧的苦修,進而讓整個西班牙都有追隨者及修道院的蹤跡!
清末,大龍峒舉人陳維英掌教宜蘭仰山書院及蜢舺學海書院,有鑑於陳姓宗親自唐山來台日多,且台灣本島缺少陳氏宗祠,不方便祭拜且日久後子孫恐數典忘祖,最早於其私宅大龍峒老師府,奉祀陳姓先祖三神位。直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其族人捐錢出力於台北城城內文武街文武廟之東鄰建立德星堂。
源發號位於熱鬧的奉天宮區域,週遭全是一棟棟三四樓層高的水泥透天厝,只有它,還是低矮的木造三合院平房;遂,一踏進源發號的前院,看到木造的前廳大門貼著:積善之家慶有餘,整個感受氛圍,很不一樣。
爲何美濃的各家油紙傘名號前面都有個「廣」字呢?原來因為美濃人多為廣東來的客家人,所以爲了不忘本,後後世子孫不忘記家族的根,所以就有了這樣的特色。一支手工紙傘需要兩個工作天才能完成,從做傘骨、黏紙、上桐油,都是紮紮實實的工夫,讓人體會到傳統工藝的可貴與價值。
一幅是「蒙帕納斯車站前的事故」,衝出車站外牆的火車頭懸在建築物上。另一幅是「巴黎塞納河日之點橋上的高架引道」,火車行駛在石造高架引道上穿過古老的城市建築。兩個畫面皆造成一種反差,使觀者產生抽離的超現實感,然而他們卻都是某個真實的歷史場景。我想起宮崎駿的《風之谷》與《霍爾的移動城堡》,這些具幻想色彩的故事其實都巧妙地結合了現實的元素使之更為逼真。
兩人表示,20多年前自己就讀蓬萊時,就在當時還不叫「崇愛樓」的崇愛樓上課,如今房子要拆了,決定要自費拍攝紀錄片替學校與自己的童年留一點記憶。學校也很支持,校長吳宗哲指出,蓬萊明年就要滿100歲,現在學校裏的老師也有很多是當年畢業的學生。能有校友幫忙,學校非常感謝。
當古蹟不被刻意公告保存,還能保持它原有的樣貌,是件幸福的事情吧!這裡的居民依然過著平凡的鄉村生活,沒有人刻意的為了保存它,而興起重建或是維護的工作,陳舊與破碎的建築似乎未再經歷風霜般,與我當初遇見時那樣。
晉商大院一直是山西旅遊的重點。自古以來,山西(簡稱晉)土地貧瘠,當地人必須外出經商謀生,步履並遠及中國各地。康熙年間,以平遙、祈縣、太谷為主的晉商不僅稱雄江北,勢力更擴及江南、塞北、俄國等地,富甲一方。商場得意後,晉商帶著大筆銀兩回家鄉建設,一棟棟精雕細琢的深宅大院也就成為今日山西無人可及的文化資產,到山西旅遊不看晉商大院,包你後悔。
讀者要加深對小說的印象,把書中膾炙人口的場景化為現實是最直接的,所以暢銷小說改編拍成電影也通常可以引發一波熱潮,那如果場景直接就是可以觸摸到的觀光地景呢,相信有許多讀者會很嚮往這種彷彿身在小說中的旅遊樂趣......
慢慢走出巷子,離開了這個有些神奇的地方,我想,一定還有許多許多的故事都在那些鐵門緊閉後的房子內,故事是會被稀釋的,真希望能在完全消失之前,知道更多……想起那位中年太太說的,台大正準備把這邊慢慢收回去,過舊的,在最後一代過世後就會慢慢拆掉……拆掉嗎?那些被鎖起來的安靜好時光,也會跟著,煙飛雲散吧?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表現」與「裝飾」是兩個對立的觀念,第一次看到下圖「紅色和諧」,覺得這張圖裝飾性很強,捨棄了遠近明暗,捨棄了焦點主題,以統一的色調和繁複的畫面來達到Matisse所要的效果。絕不僅僅是裝飾性而已,這個畫面很成功地傳達出豐富與快樂的感受,令人想要細細探究每一個畫中物的細節。
走出更衣室後就看到腰間圍著沙龍的大叔來帶我們進浴室。喔!對了,這間浴場是沒分男女的混浴。一走進浴室熱熱的蒸氣就迎面而來。這是一間非常大的浴室,大概比一間教室還大,浴室的正中間是一個大大八角形的大理石平台,四週是一間一間的淋浴間,一進浴室的左右兩邊是兩個比單人床大一點的大理石床,頭上的天花板是透著迷濛光線的大圓頂,整間浴室因為都是大理石作的,看來也算乾淨,相當的特殊。
在抹大拉的頭頂有條緞帶上頭寫著「Raboni (老師)」,拿著十字權杖的耶穌臉旁有一條寫字的緞帶,上面寫的是拉丁文「Noli Me Tangere (別觸摸我)」。這情景是描述約翰福音第 20 章第 16 及第 17 節裡,復活後的耶穌遇見抹大拉並出聲呼喚,抹大拉轉過來用希伯來語呼喚:Raboni,接著耶穌便說,不要摸我,因為我還沒有上天去見我的父。(完整對話請google查詢)
看了這些照片才知道他其實是一個有著肉感的女性侗體,強壯的雙臂,扎實的大腿,讓人有種安心又舒服的感覺。眼神偶爾迷糊,偶爾堅定,脣形、身形的表現更是萬種風情,這也難怪在當時會吸引到那麼多男人的目光。或許對有些喜歡纖細女性的男人一定嗤之以鼻,但是他的這個傳奇光環你是不能夠去否定的。
在網路上所流傳的「世界十大廢墟」中,大多對於Craco的描述只有一句話:「因地震及戰爭而消失的城市」,有些版本描述的比較詳細,說是連年戰亂導致大批居民移民美國,再加上地震的破壞導致居民最後放棄了這座城鎮。這個描述其實並不正確,的確南義有非常多居民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移民北美,Craco的居民也不例外,但這和戰爭完全沒有關係,而單純只是經濟的因素;此外Craco許多居民移民美國和這座城鎮被遺棄也完全沒有關係,畢竟當初留下來的人比移民北美的人還要多。
《西班牙像一本書》的寫作方式非常值得一提。把西班牙地圖打開,把著名的旅遊景點標出來,再依著興盛年代的時間順序,深入介紹每個城市的背後故事。一個城市之所以能夠成為著名景點,多半是這個城市背後有著動人的故事;依著歷史的寫作順序,讓讀者再閱讀故事的同時,彷彿也溫習了西班牙歷史一次。
台鐵的兩鐵專車自去年三月起開始試辦後,鐵道+鐵馬這兩鐵就是目前最夯的休閒方式,目前兩鐵已經不是試辦,變成常態性的服務了!雖然限制仍很多,但已經進化成一人一車就可以搭乘,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單車可以上火車。這一次趁老爹的台北市山岳協會李振鴻嚮導有辦兩鐵的單車遊,趕緊報名來體驗看看兩鐵環保列車,騎單車還是其次,主要是搭火車啊。也別忘了以前的火車搭乘記,因為鐵馬能上火車,也算是台灣交通運輸上的大事:
北愛爾蘭雖然歸屬英國,但完全沒有邊境管制,如同在愛爾蘭各城市移動一般來去自如。只待了約半天的時間,加上陰雨不斷,烏雲壟罩,並不是個遊覽一座陌生城市的最佳時機。但是短短幾個小時,卻是整趟走馬看花行程中,印象最深的一次經驗。就算不太了解北愛複雜的衝突歷史,這座城市像是會說話似的,清晰的訴說著……
李安拍色戒在此取景,革命青年密會的「朝陽書店」是一家服裝小店,如今劇組 撤離後只剩一塊招牌。電影裏裕順祥理髮店、張泰昌洋鐵鋪和滬寧台旅館等場景, 都恢復為老鎮原先的店面,作著原來生意,所以會有招牌與店面不符的情形, 遊客喜歡在這些招牌前合照。
聖十字教堂是屬於方濟教會的教堂也是佛羅倫斯最大的一座方濟教會教堂,最早在1294年的時候,是當地的居民為了方濟教會的教士所奉獻的教堂,由當時的建築大師康比歐(同時也是聖母百花大主教堂的設計者)設計,目前的規模當然是經過無數次的擴建而成,包括美麗的大理石正立面,也是1863年才完成的,教堂是歌德式的建築,在充滿文藝復興建築的佛羅倫斯,是少數的建築風格,不過教堂本來是大會堂(Basilica)式的,後來添加了尾端的左右翼廊,變成特殊的埃及十字(T字形)!
美濃的菸田,在今春收割完後就走進歷史冊頁中了。如同台灣的鹽和糖一樣,不再種植生產自製和銷售。這樣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民生食品,竟然不用自己土地去種植生產和銷售這是很離譜的一件事。
冬季的西濱,海峽蒼茫,季風強勁,意外地令人有在歐洲的北海某岸開車的錯覺;桃園境內有一大長段奇妙的狹窄車道,兩排草叢枯黃,更是完全不像在台灣的熟悉景象。越往南走,天氣漸佳,因應近年崛起的風力發電潮流、大舉興建的白色大風車,構成西濱沿途的特珠風景。
鍾理和被尊稱為客家文學之父,是有其原因的,台灣文學最早先進應該是出身在彰化的賴和,為何客家文學之父是鍾理和不是賴和?原因就在鍾理和沉浸在文學中的執著和辛苦是那樣令人動容和感人,這位文學之父只享年四十五歲,一生為文學奮鬥卻是到死方休,死前最後一口血就是吐在他創作的稿紙上。
為了挑戰客運環島坐四個小時的車來到炎熱的高雄,看看時間還早決定到美麗島站,看看傳說中的「光之穹頂」巨大彩繪玻璃圓頂,繪製了象徵高雄的海洋與生命間的互動,果然是令人讚嘆的巨作啊!
東京五日,除了睡覺,多數的時間都在走路、逛遊樂園。走累了,便坐下來吃吃喝喝。冬日排汗不易,只好勤跑廁所,因此這趟的東京行,考察了不少當地廁所。
日本大概是全世界唯一的免治馬桶愛用者以及集散地吧?!幾乎所有公用廁所的馬桶都有自動沖洗私處的裝置。有些廁所間甚至還有播放「沖水聲」的音響裝置,大概是為了免除那些躲在廁所卻不知道在做什麼的人的尷尬所用。
對我這個貪吃鬼而言,旅行到異地,吃的問題絕對是有必要審慎思考的一件事,無論多麼拮据的旅行,罐頭與麵包以外還是要來點像樣的當地美食,要不至少踏進超市跟著當地人採買。自從十年前在澳門的「怪味肝臟」經驗之後 ( 請見《來點兒葡萄牙菜~之一》第一段 ),我就開始重視所有關於「吃」的當地語言,先把菜餚的名字記下才安心。即便如此,還是不免誤觸地雷,所謂「美食」真的存在於每個地區嗎?答案可就不是那麼肯定了。
我的朋友竹芳跟我說南港捷運站有幾米的大型壁畫。一直找不到時間去看,於是趁著年節假期趕緊去瞧一瞧。年初二那天下著小雨我們還是出門了。第一站就是搭著捷運板南線到終點站--南港去看幾米的壁畫。南港站的幾米壁畫幾乎都來自於幾米的『地下鐵』一書。有的壁畫是將書中的畫作原封不動的放大,有的壁畫又很用心地將很多不同幅的畫作重新拼貼成另一幅畫。問了站長才知道不只是只有捷運站內有地下鐵壁畫。南港站的1號及2號出口也有耶~~於是我只好帶著不不妹刷卡出站去拍照。2號出口樓梯的壁畫是全新的,書中並沒有,有好多不同書中的主角都出現在壁畫中,好熱鬧。
這段故事著墨在珍奧斯汀與母親姐姐一起搬到喬頓小屋的最後幾年。紅磚的喬頓小屋與裏面那道嘎嘎作響的門,在影片中也有出現,那樣平凡的地方,就是珍最喜歡的地方,比起熱鬧的巴斯,寧靜美好的鄉間生活,才是珍豐富靈感的泉源。
令西方玄學家充滿敬畏的﹔是2009年是數字學上稀有至聖、神祕商數為「11」的年份,即「2 + 0 + 0 + 9」= 11。數字「11」象徵機會與結束,一種接近臨界點的轉型重生。意味著對「魔羯座之年」的功利、物慾、腐敗、濫權的徹底決斷,「水瓶座之年」將在大規模社會改革、科技革命氛圍下,悄悄進行另一項宗教信仰、人道和理想主義的安靜革命。
大概當你年輕的時候,總會以為未來的人生裡還會遇見許多人,還會找到很多能跟你互相連結的、真正溝通的對方。要直到年歲漸長後,你才會明白那僅僅是屈指可數的。
因為溝通是如此地充滿可能,我們才會在一生中不斷地尋找能夠互相訴說的,能夠彼此傾聽的,能時而頜首地同意、時而耐心地辯談的,讓自己像打乒乓球一樣過癮的他者。
台灣人的「熱情」是一種觀念上的認知。對於在台北長大的我,見到的幾乎是冷漠的臉,別說熱情,連一絲笑容都顯得多餘的城市。這兩次的獨自旅行,我遇到各式各樣的人,看到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
錦溪,它離有名的風景區周庄只有十分鐘車程。春秋時吳王闔閭命伍子胥修築 蘇州古城時已成小鎮。南宋建都臨安時,宋孝宗寵妃因喜愛錦溪美景,病歿水葬於此,因此 錦溪被改名為陳墓。
當年宋孝宗來到錦溪,由於勞累加上憂愁國事,胃口全無。皇帝寵愛的陳妃找當地老百 姓為皇帝做些點心。宋孝宗醒來看到桌上擺著一疊襪底,心想愛妃怎麼還有閒暇縫襪底 ?宋孝宗一吃覺得美味,好奇問是什麼餅?陳妃就開玩笑地說:既然皇帝以為它是襪底, 那就叫它襪底酥吧。
大皇宮是泰王拉瑪一世於1782年在曼谷定都後下旨建造的,總面積21萬8000平方米,環繞整座皇宮的宮牆,長約1900米。和英國的王宮相仿。
大殿正中便是玉佛的所在,玉佛身高僅僅66公分,整個佛像由一整塊玉雕刻而成。
教堂正面二樓是可以出去俯瞰廣場的陽台,陽台上狀似要奔騰而去的4匹複製銅馬立在這個位置,即使被有些人批評呆滯卻仍顯的氣勢非凡,但是被關在教堂內部那曾被哥德讚嘆的原型卻怎麼也顯不出任何一點生氣,想必它們一定非常懷念曾經屬於他們的那超過700年的榮耀時刻,站在陽台上看著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原本多集中在潟湖岸邊的妝扮者也向廣場移動,並且立即受到觀光民眾的簇擁合影,濃霧漸散,天色也開始有了藍顏色,我知道今天威尼斯的守護者不會讓我們失望了,可以開始期待一個明媚的好天氣
至於大家關心的古蹟主體,市政府會再在編列預算發包修繕,無關伊東豐雄的事。
我只是在想,ITo大師曾經為札幌啤酒北海道工廠,設計有名的Guest House,當他到台灣,看見這個同為工業遺址的菸廠,切割改造得如此零碎,他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觀點的做出設計?
廣大如柏林,聖誕市集就更加琳瑯滿目了,各區幾乎都有各自的聖誕市集,十二月滿街都是不同市集的廣告傳單。著名的柏林市政廳、貝倍爾廣場和亞歷山大廣場上,市集裡萬頭鑽動,一掃過去幾個月的慘澹,買賣交易熱絡,尤其這兒的買家多半是觀光客,買起來一點兒都不手軟。
旅行對我來說是種治療,可以修補一些在忙碌中遺失的自己。一如野獸舔舐自己的傷口一般,當然如果不去理會已經存在的創傷,是也不會阻礙時間的前進,但便要接受自己只能接受不完整/完美的生活。
這些移民從滇緬邊境的異域,輾轉來到台灣的清境,何嘗不是又到了另一個異域?
忽然,我覺得天空的藍,襯著屋頂上的衛星小耳朵,看起來有些怪異,正如那些歐式莊園風格的建築一樣。
逃開市中心,前往漢普斯德(Hampstead)吧!到漢普斯德公園(Hampstead Heath)散散步,或者沿著大街閒逛。時間在此流動的很慢,一不小心就可能遇見濟慈(濟慈屋,Keat's House),再走得遠些,就可以找佛洛依德大師(佛洛依德博物館,Freud Museum),談談昨兒夜裏我那遙遠不清的夢境,究竟代表了什麼意義。否則,走回大街旁的小巷弄,擇一店家暫時歇腳,兩旁的屋宇形成自然的屏障。我坐在蔭涼處,頭上的天空卻無限湛藍。在倫敦的這一面之中,沒有滴答滴答催人前往下個景點的急迫,只有一種無聲無息的優閒。
應該不少人和我一樣對敦煌的月牙泉有著無限夢幻的想像空間,在無際的沙漠中,一彎清澈如月牙的泉水,怎麼想都浪漫的不得了。而早年我還把樓蘭和月牙泉搞在一起,讓樓蘭這個神秘國度替月牙泉添加了不少天馬行空的想像,雖然後來我知道樓蘭和月牙泉差個十萬八千里,但仍不減我對敦煌月牙泉的響往。
無線網路不通,這對我來說實在很傷腦筋,大熊先生馬上拿出網路線從一樓牽到三樓的我的房間。平常卻不怎麼見到人影,有適當的禮貌,卻沒有多餘的熱心,這就是大熊先生。我彷彿可以從這些片段中,慢慢體會出他為什麼選擇成為一個海邊高坡上民宿主人的理由。
夏卡爾於1947年畫了一幅《靈思與畫家的家人》(1947),以藍色底呈現了年輕的自己(是企圖挽留青春,還是象徵藝術永遠不老?),在其右邊是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現的素材與人物,飄浮於故鄉小鎮上。那裡有他心愛的女子,有猶太會堂裡的經卷,有小提琴,有新娘──愛情的代表,也有總不缺席的天使與牛。這幅作品可說是將他的創作靈感齊聚於一個畫面上,讓我們看到,夏卡爾是如何將他的夢境與鄉愁──這鄉愁與其說是思歸故土,不如說是眷戀過往的回憶──化為有形的詩歌,在畫布上吟唱低迴。
埃及人不知道太陽西沈之後,爲什麽又從東方升起?他們認爲一定是太陽在地下經過一段旅行後,才再一次升起照耀大地…人類死亡後,如同太陽西沈,經過一段旅行後,一定會在天堂重新復活升起。這一段旅行就是「死亡之旅」。死亡之旅並不平順,而是充滿著危險與磨難,「死亡之書」就是這段旅行的指南針,讓你平安的到達天堂。
瑪格德堡,這個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被摧殘殆盡的城市,雖經重建後以回覆原先的都市風貌,或許是位在東德的城市都帶有
幾分嚴謹的氣息飄在空氣中…粉紅色的外牆顏色,與由單色調建築聚集的市區街道有些不搭調,...
旅館前就有地面電車站,我們的住房是在二樓,將氣密窗打開,很清楚可以聽到電車行經時與地面磨擦發出的隆隆聲,
會引起注意但卻不刺耳。
瑪格德堡,這個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被摧殘殆盡的城市,雖經重建後以回覆原先的都市風貌,或許是位在東德的城市都帶有幾分嚴謹的氣息飄在空氣中…粉紅色的外牆顏色,與由單色調建築聚集的市區街道有些不搭調,...旅館前就有地面電車站,我們的住房是在二樓,將氣密窗打開,很清楚可以聽到電車行經時與地面磨擦發出的隆隆聲,
會引起注意但卻不刺耳。
身為縱橫台海、威震東亞的國姓爺後人,他的先祖有海上的梟雄,有割據的霸主,有歸順的降臣,他自己經歷過戰爭、流亡,後半生卻以詩文名世,他在延平郡王祠裡的情緒翻騰(見專訪),完全可以想像。
說也奇怪,2008最後一天,天氣陰雨綿綿不斷,但跨了一個年,來到2009年的第一天,部落的藍天、綠樹,溫暖的人情與太陽全部都一股腦兒的呈現,這一定是個好年冬,老天爺都這樣表示了,不是嗎?
這回南下墾丁,不經意在佳冬路段一家7-11門口看見了馬路對面的一座鳥居,好奇心驅使之下,開車轉進小叉路去一探究竟,結果裡面的確還存有一座神社遺跡。
神社遺跡面積不大,在梯形的石基上,有一座更小的鳥居,其後原本主祠的位置已沒有東西。一位當地婦人走來告訴我們,石基後的棚架下還有一隻石獅(其實那是狛犬),而原本應該是一對,後來被偷了一隻。值得一提的是,在入口的鳥居之後,還有神橋,也是當時留下至今的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