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濃兩代米家 since 2005 - 悼念鍾台妹女士 (1911-2008)
因夫婿鍾理和先生辭世後刊行而備獲重視的小說,「平妹」之名於是更甚於她的本名「台妹」被人所知,真實的人物與小說中細膩的描繪交織著,我在美濃蹲點十多年來總是這樣有著魔幻寫實的感受。
因夫婿鍾理和先生辭世後刊行而備獲重視的小說,「平妹」之名於是更甚於她的本名「台妹」被人所知,真實的人物與小說中細膩的描繪交織著,我在美濃蹲點十多年來總是這樣有著魔幻寫實的感受。
曾被奧匈帝國統治的 Ljubljana,也受到維也納新藝術 ( Art Nouveau ) 分離派 ( Secession) 極深的影響,在市中心隨意轉個彎,眼前某個建築物或許就充滿分離派奇趣的幾何圖樣與現代感的色調。首先是建於 1901年奧匈帝國時代為交通商業往來而造、跨越 Ljubljanica 河的飛龍橋 ( Zmajski most,英文名為 “Dragon Bridge”),飛龍的象徵源自希臘神話中最有名的負心漢 Jason 奪取金羊毛的冒險故事,而飛龍則是當時為一片沼澤地的 Ljubljana 的守護者,因此牠的形象與其他歐洲普遍邪惡的噴火龍可是有差別的。
認識小小後的這兩年,我帶很多不同的朋友接觸小小,有的人跟我一樣喜歡,更甚於我,例如TalentDD;有的朋友很佩服小小,就像是佩服其他地方的獨立書店經營者一樣,例如Abby;有的朋友會關心這些書店是否經營順利,會願意從山的那一頭跑過來點一杯咖啡,待一下,例如Cobain;有的人會向我打探老闆究竟有何能耐可以支持一家獨立書店的營運,例如Archer.....。
我今天要不是好奇走進去亂逛發現別有洞天,恐怕永遠也不會看到原來日本時代的古亭市場紅磚老建築,居然隱身在市集裡。在平常少走的市場通道旁,我看到紅磚的外牆,馬上意識到這建築應該有故事、不簡單。於是,好家在,裡面有一攤最後、最牛、最硬的「淑華肉鋪」還在營業,所以我得以進去瞧瞧這個日本時代古亭市場的最後風華。這一棟建築是市場建築常見的大跨距格局,內部的市場機能空間應該都拆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幾面懷古的廣告看板。不過,屋頂的鋼衍架很有趣,讓我想起之前在保存北門台鐵禮堂時的種種記憶。其實,看到這一棟房子,我會想起這是很多故事與很多歷史發生的空間,就像是淑華肉鋪的阿嫂跟我說,她在這裡賣了五十年了,而旁邊那個買肉的女士說,她是小時候媽媽牽著手帶她來這裡買的。台北市的老市場,已經保留了西門市場(紅樓)與士林市場,所以古亭市場在怎樣我看都是只有掰掰的份。我也只能告訴大家,趁著淑華肉鋪還在最後撐著時,進去拍一拍吧!我今天還異想天開想去測繪一下哩。
原來是我太心急,在接近Seyðisfjörður 鎮時坡度抖降,瞧上面的照片,再對照第一張,你就可以大概估算這一路爬坡的高度了!沿著公路下坡,穿過白霧(這是雲還是霧,或是山嵐?)再繼續往下,到海平面,穿過東峽灣最高山,終於抵達目的地:Seyðisfjörður 鎮。
星期四柏林所有公立博物館閉館前四小時免費,可是博物館島的遊客太多了,所以我喜歡搭輕軌列車S1到西南邊。先在自由大學校區下車,穿過柏林最豪華的住宅區,到柏林市立博物館,該館收藏含跨歐亞非美各大洲,且清幽安靜;再搭車繼續往南,進入B、C區之後有幾個湖區,無論身材美醜人人著泳衣在湖裡游泳在草地上享受森林浴。至於我,就在這小徑、草地、池塘、河流、花壇和蟲鳴鳥叫間,放慢速度散步,向柏林人學習即使在忙碌的大城市裡也能找到和大自然親近的樂趣。
Fort Worth位於德州北部,也許現在不像它的鄰居Dallas一樣有名,在十九世紀末可是全美國最大的牲畜交易地,賣出的牛馬豬羊以千萬計,不僅帶來繁榮與財富,也讓這個城市夜夜笙歌,成為賭徒槍客,強盜妓女的大本營,市中心甚至被稱為 “Hell’s Half Acre” (半畝地獄)。
布拉格與其他典型歐洲城市一樣,非常適合散步。除了第三天搭電車到較遠的高堡,其他全程用走的。也因此注意到一件很有趣的事:這個城市幾乎大街小巷地面鋪的都是石板路,而且每條街用的石板都不一樣。
布拉格與其他典型歐洲城市一樣,非常適合散步。除了第三天搭電車到較遠的高堡,其他全程用走的。也因此注意到一件很有趣的事:這個城市幾乎大街小巷地面鋪的都是石板路,而且每條街用的石板都不一樣。
一邊觀賞這部嘔心瀝血,分為上中下三集的【熱帶冰河.台灣】紀錄片,一邊聽畢業於台大地質學系的製作人侃侃而談,眼裡盡是無法抹煞的熱血、執著與對這片土地的深情,突然間,我被感動了,心裡掀起陣陣漣漪。我們都說台灣很美,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為這塊土地無怨無悔地付出,為什麼這麼擁有這麼豐厚而且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竟然是日本人鹿野忠雄鍥而不捨地追蹤調查,公諸於世之後,台灣冰河才得以「揚眉吐氣」?
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的封刀之作, 也是貝老口中的「小女兒」,因為老人家晚年的心力全部都給了蘇博,原因無他,擁有了全世界的光環,還不如心中那份對家鄉情感,貝老是蘇州的望族,現為世界遺產的獅子林,則曾經是家的後院。
鍾台妹(平妹),1911年出生於高雄 美濃
22歲時在鍾家經營的農場打工
與小她四歲的農場督工 鍾理和相戀
當時民風保守,尤其在客家聚落中
「同姓結婚」是絕對不允許的
兩人遂「私逃」至中國滿州 奉天
隨後舉家遷往北京
1946年戰後才返回家鄉
藏民認為軀體只是靈魂暫時棲息的軀殼,死後只是靈魂離開不能在使用的軀殼,如果把這軀殼奉獻給動物,讓動物溫飽。這樣動物就不會去吃其他生物,是功德一件。另外天葬時吃屍體的鳥類被認為是神鳥,可以把人的靈魂帶往天堂。
在日本,藝妓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表演文化,古代身為藝妓,從音樂到作詩,從傳統舞蹈到應對進退等,都必須樣樣精通才行;然而,現代藝妓會的才藝可就更多了,現代舞妓(學徒藝妓)和藝妓表演工作者除了與古代藝妓一樣,會把每天發生的事與想法記錄下來之外,與以往不同的是,現代藝妓還會透過部落格,與客人及粉絲們分享每天的日誌與心得。
Jena是德國中部的一個小鎮,在大家曾經在歷史課本中讀過的威瑪共和國、哥德的居所威瑪(Weimar)附近約二十公里,我們可以看看google map一目瞭然:
這個鎮有多小?很小很小,人口在十萬上下,交通大部份都是靠鐵路運輸,我們就是乘坐德國的高速鐵路ICE來到Jena的,另外Weimar之間也有 Reigon Train(我沒拼錯,這是德文區域的意思)連繫。Jena比起德國的其他大城如慕尼黑、法蘭克福、漢堡,簡直就是個鳥不生蛋的窮鄉僻壤。我想應該很少人會因為Carl Zesis的名號來拜訪次地吧。
單純的日本神道,是來自於一種對於原始森林精靈的崇拜思想。這是由於日本群島大部分是屬於溫帶闊葉林氣候,這樣的天然條件使得生存於古代日本的文繩人能夠輕易地取得食物,視此種的自然環境是由於神的恩澤,進而認為萬物皆有精靈的存在,而逐漸產生了神道思想。
近幾年來,各新興崛起的城市競相興建超高的摩天大樓,意在彰顯自己的經濟實力,難得倫敦這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不但維持百年前的城市風貌,在相對扁平的建築下,仍保有世界金融商業中心和流行設計的領導地位,並持續發展。由此看來,城市的發展並不是高度的問題,如何保存城市的歷史風貌並兼顧環境和經濟發展,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嚮往愛與自由波希米亞人的故鄉,浪漫的中世紀建築風格,毫不吝嗇地使用大量色彩,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近一步觀察,各種風格的建築物一棟連著一棟,歌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當然還有上個世紀初興起的Art Nouveau新藝術),不同門面、不同顏色,新舊高矮不一的屋頂隨心所欲呈不同角度互相交錯,看習慣了維也納嚴格規範出來市容(註三),第一天在布拉格取景拍照時是有點不之所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