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nliの東京情緒食堂 - ミシュランガイド京都 大阪2010(3):人際與地元。
簡單的說,在関西,餐廳與客人間的關係並不如東京或歐美,客人具有一種「花錢是老大的優勢」。高木美保說的更直接:「在京都的文化裡,餐廳也是可以選擇客人的。」,因此在関西有餐廳可以為了維持人際關係,而拒絕世界知名美食指南的受封,本來就是當地傳統文化的展現。
簡單的說,在関西,餐廳與客人間的關係並不如東京或歐美,客人具有一種「花錢是老大的優勢」。高木美保說的更直接:「在京都的文化裡,餐廳也是可以選擇客人的。」,因此在関西有餐廳可以為了維持人際關係,而拒絕世界知名美食指南的受封,本來就是當地傳統文化的展現。
五月份有一次日星鑄字行的導覽活動。我差不多時間到,但因為還沒開始活動,一群一群的人站在對面的騎樓下聊天吃早餐,我和幾個不算熟但見過面的網友打過招呼後,決定拿出moleskine來記錄。我自顧自的站在門口,來日星第二回雖不算熟門熟路,但我可暫且放下興奮,努力記錄。
在這個位於古老巷弄裡沒有明顯招牌也沒有參觀路線圖的小型工廠裡,透過笑臉迎人的張老闆熱心解說,邀你見證曾經繁華的活版印刷全盛時期,到一度沒落把鉛字論斤賣給廢鐵回收場,認識手藝幾乎失傳已然消失的老行業,在懷舊情緒與記憶回溯的十字路口,又有機會穿越時空重回現場,尋找隱藏在絕版書舊紙堆裡,那一字一句印刻在心版上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