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sente : 相片筆記本: 《荷蘭》Museumkaart (博物館卡)
來到荷蘭若是打算參觀許多博物館,千萬不要忘記購買博物館卡 (Museumkaart),因為這可以為你省許多旅費。
這張除了再拍一次氣勢十足的「大丈夫」匾之外,也順便介紹一下他的山門。
根據弱慢提供的資料,官祀廟宇的山門都不畫門神,取而代之的是位階較高的「門釘」
如祀典大天后宮、祀典武廟、這兩座廟都是如此
乾隆51年(1786年)武官陳邦光倡建,泉屬七郡人紛紛響應,將龍山寺遷建於今日現址,彰化縣誌卷之五祀典誌:『龍山寺前大殿祀觀音佛祖,後祀北極上帝,在鹿港,乾隆五十一年泉州七邑士民公建』,縣誌以乾隆51年為龍山寺創寺的年代。
集美博物館是十九世紀的里昂大商人居美先生創辦的,經過一百多年的經營擴充,最後又接收了羅浮宮亞洲區的館藏,現在成為法國國立博物館中,收藏亞洲藝術和宗教藏品最多且精的重鎮,其中尤其以吳哥收藏最負盛名。
波特萊爾過世後,與他最討厭的繼父合葬一處,不過還好身邊有他最愛的母親為伴。他的墳墓就在蒙巴納斯墓園中的大路邊上,還算好找,但並不起眼。倒是設於第26區與第27區之間的紀念墓雕頗具巧思。其實從1892年,作家協會便開始討論要幫波特萊爾蓋座紀念墓雕
「我試畫了一些小麥,只呈現帶有綠藍色麥莖的麥穗,長長的葉子像綠色彩帶,剛剛轉黃的麥粒邊緣稍帶淡玫瑰色;主要是同一個明暗度的各種綠,這整個綠色系的顫動將令你彷彿耳聞麥穗在微風中搖擺時所發出的柔軟沙沙聲...」「我又著手工作了 — 雖然畫筆幾乎從我的手指滑落;我又確知我想要的東西了。如今已完成三幅規模更大的圖。兩浮雲氣翻飛的天空和廣漠無際的麥田,我不必費神去表現哀愁與寂寥之情。希望你可看到它們,因為我想這些作品能把我無法用言語說出來的東西傳達給你,即我在鄉野間所見的健康與活力。...」
出了香榭麗舍地鐵站 (Champs-Élysées Clemenceau) 後往左右一看,這條筆直的大道一眼可以望盡。從大道中央望向東邊是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西邊的底端則是拿破崙來不及看到完成的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儘管如此,在他逝世的十九年後,法國人將他接回巴黎,通過凱旋門,安葬在塞納河左岸的傷兵院 (Hôtel des Invalides)。
雕像位於鬧區交通要津,我們卻是因為在尋找手編毛衣的過程中,無意經過了這個角落。據說,Molly Malone是一首民謠的女主角,歌曲描述著都柏林市內賣海鮮的少女茉莉,每天推車在大街小巷內叫賣著新鮮的淡菜。據說這民謠通俗到已成了“愛爾蘭國歌 “的地步,儘管它是什麼曲調我是不知道,不過早在看旅遊書瞄到這雕像的照片時,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是電影《窈窕淑女》,再看看博納蕭寫下《Pygmalion》的時間,怎麼讓我有種蕭先生從這歌謠裡來了靈感,畢竟推車裡賣的是花還是淡菜,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