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3

野洛光影 Yellow Scene:悠遊奧捷:驚色布拉格 - 樂多日誌


布拉格有著諸多響噹噹的稱號,『百塔之城』,『金色布拉格』、『歐洲之心』...,沒錯,當你還未踏入布拉格的雄偉前,隔著山、隔著水遙望前方在夕陽之下閃閃生輝的城鎮時,心底百般想像著布拉格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竟可承擔這樣的美名?

前往閱讀......

2007/11/21

Maggie's Home - 大溪--武德殿


日治時代台灣的東洋建築大致可分為幾種:神社、寺院、民宅以及公共建築,這些建築式樣深深影響了台灣的建築面貌。然而,國民政府曾經與日本浴血抗戰了八年,退守台灣之後,這不共戴天之仇仍然存在,於是,所有的神社幾乎都被拆毀殆盡,即使僥倖留下來的不是變成忠烈祠就是只剩下斷垣殘壁,至於日本寺院後來也大多被改建成傳統的台灣寺廟了。

前往閱讀......

2007/11/19

Made in Kyoto - 外人眼中的京都 - :: 雨中的相思神泉苑


 神泉苑(しんせんえん)建立於延暦13年(794年)。當時是平安京大內裡的一部份。當時佔地從二條通到三條通之間,東西長200公尺、南北長400公尺,相當大規模的庭園。也有京都第一個庭園的說法。主要是讓天皇、貴族遊樂的地方。苑內除了中心的大池以外,還有小川、森林等自然景觀。貴族要在這遊玩,當然還有釣台、遊船、宮殿等設施。就如上一篇 神泉苑 介紹的,這裡是皇室的御花園喔:)

前往閱讀......

當先生的實驗室 - [每日一圖]2007.11.17


花見小路與四条通交叉的周圍路段,在不同的時間點裡將這個區域切割成幾種不同的世界。在白川南通、新橋通與花見小路通這些區域裡,黃昏時刻可以看到許多藝伎在巷弄間穿梭,準備到茶屋開工。但晚一點快到凌晨時,路上則看到穿著華麗的小姐們,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群聚在這邊。由於兩年前並沒有感受到這樣的風情,這一趟的旅程還真的是大開眼界。

前往閱讀......

2007/11/15

P 的建築心觀點: 英國最美車站...reborn!


英國200年前即有鐵道系統,是世界最老的鐵道國度,也是目前鐵路弊病重重的國家之一,重大鐵路建設100年來未曾改變,也就是說一直沒有重大更新,這座車站的完工搭配橫貫倫敦地底的隧道,是英國這一百年來最重大的鐵路工程,也直接帶動了鄰近由Sir Norman Foster所規劃的Kings’ Cross都市更新區塊。St. Pancars車站這個英國新國際門戶,賣點除了維多利亞時期偉大工程師William Henry Barlow所設計,垮距達74公尺、長213公尺的鐵架棚頂(為當時世界最大跨距的結構物),還有古典鐵道鐘底下,藝術家Paul Day的大型公共藝術:「The meeting place」,此外,沿著月台長達30公尺的香檳吧也是賣點之一。

前往閱讀......

小花趴趴走: 武則天乾陵(上篇)


乾陵是唐高宗和大周皇帝武則天合葬的陵墓,光就這點就夠特殊了!古今中外可是找不到有那一個帝王陵共同埋了兩位皇帝呢!乾陵建於西元684年,它沒有高高的封土,而是直接以梁山為陵。中國皇帝依山為陵是從唐太宗開始的,在唐太宗以前的帝王陵都是在平原地上高高堆起小山狀的封土,而唐太宗認為這樣的封土太容易遭盜(即便如此,太宗的昭陵仍難逃被盜的命運),於是從唐太宗開始的唐代皇帝陵都是以山為陵。

前往閱讀......

2007/11/12

失落的古羅馬長城:Sky Walker:Xuite日誌


由於上日耳曼雷第安邊牆建造年代距今已近2000年,建蓋的目的又是抵抗日耳曼人南下入侵;因此,在羅馬帝國勢微後,這些利梅司便完全喪失其功能作用。從此以後,軍事打破南北對峙,歷史轉由蠻族登場,羅馬帝國的長城 - 利梅司,或被拆毀破壞,或被挪移他用,曾經叱吒北方、橫貫東西的利梅司,就此歿入了歷史,隱入了山林。

前往閱讀......

2007/11/11

秘魯遇書店小記-我的書和我讀的書-新浪部落


八月底時,去了一趟秘魯。

從雨林到冰川,從沙漠到海洋,從高山到峽谷,秘魯廣闊的領土有著多樣的面貌,著實教生長於小島上的我嘆為觀止。此番前去,首要目標當然是為了矗立山間的印加遺址馬丘比丘(Machu Piqchu),還有至今仍未完全解迷的納斯卡(Nazca)地線,以及有著蘆葦浮島的世界最高可通航大船之的的喀喀湖(Titicaca)。而在這些令人癡醉的風景之外,萬萬想不到的是,遠在遙遠的南美洲,居然也有淘書的機會。

前往閱讀......

2007/11/10

水都凝視 ‧ 抵達的方式-漁人老屋筆記-新浪部落


我們這個宇宙裡,其實還存在其他如威尼斯一般的奇幻國,在這些地方,每一個最不起眼的角落都灑滿著一種奇妙的金粉,金彩光豔,光澤分秒變幻;然而這些地方並不對人們開放。也許是在很久遠的年代它們便已經對人類關起大門、也許它們從來就對人的眼睛隱藏自身至今。總之今日,想找尋一點夢幻色彩的人、想沾染一點傳說中神奇金粉的人,通通跑來威尼斯,因為威尼斯,是極少數還能讓人叫出名字、還開放給人類肉眼與腳步的神奇王國之一...

前往閱讀......

2007/11/09

小花趴趴走: 鹿港龍山寺


鹿港龍山寺相傳建於明永曆年間,是台灣建立最早的佛寺,當初建寺的位置並非位於現在龍山寺的位置,佛寺規模也不大,後來因鹿港發展繁榮,龍山寺的香火鼎盛,大家就提議集資遷地重建,於是在乾隆51年將龍山寺遷建於現址。龍山寺從遷建到現今歷經戰亂、火災、地震,天災人禍不斷,多次整修(現在還在修啊!),但大體上都能保持原貌,尤其在台灣早年喜歡把廟宇重修得華麗異常(現在新建的廟宇基本上也大都是走華麗風格),這鹿港龍山寺還能保持原來大方簡約的模樣實在不容易。

前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