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9

Domenica..星期天要去旅行:費里尼電影旅行~之一 - yam天空部落


費里尼對我們這代的電影愛好者,是個遙遠又崇高的名字,大學時期開始接觸藝術電影,我們追逐的是奇士勞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沉迷在盧貝松的終極追殺令,驚豔於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法國新浪潮、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都是好久遠的,上一代人的名詞,記得那時看過年紀最大的電影,大概就是電影選修課堂上,楚浮的《槍殺鋼琴師》吧。首次對費里尼這名字牢記在心,是因為讀了提到他不只一次、朱天文的小說《荒人手記》,而第一次看費里尼電影,是二十一世紀初的事了。

前往閱讀......

2007/11/07

漂浪誌: 府城繁華遺緒:北勢街上日月長


清代乾嘉時期,為因應貿易所需,台南一帶出現「行郊」,以商業聯盟的形式相互合作。其中最大的北郊、南郊和糖郊又合為一個組織,稱為「府城三郊」。台灣開發初期,向來仰賴海運。台江內海淤積之後,三郊耗鉅資疏浚出五條港道,勉力維持海運的暢通。

前往閱讀......

德朵夫人: 蘇富比雕塑展【1】:凱特摩斯做瑜珈


首先呢,就來個最具吸引力的雕塑「Myth」,這是英國年輕一輩的雕塑家Marc Quinn在2006年的作品,如果這二年有到過倫敦特拉法加廣場的朋友們,應該對那尊殘缺的孕婦雕塑印象深刻,是的,就是同一位藝術家的作品。不過, Alison Lapper Pregnant自從豎立之後,引來了許多議論,明天起(11月7日),這個爭議也將告一段落,繼之而起的是德國藝術家Thomas Schütte的作品「Model for a Hotel 2007」,拭目以待!

前往閱讀......

映像土耳其(九)—蘇萊曼大帝 - 旅行者的天空 - Yahoo!奇摩部落格


自從1453年終結東羅馬帝國統治,君士坦丁堡易名為依斯坦堡,並且從天主教世界變為依斯蘭國度的那一刻起,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就在地中海北部、東部建立了一個橫跨歐洲、亞洲,和非洲北部的大帝國。15-16世紀間,是帝國版圖最大的時候,而將帝國帶向巔峰的,就是蘇萊曼大帝。

前往閱讀......

2007/11/06

小窩部落格 » 【唯天唯大‧一以貫之】台灣首廟天壇


台灣首廟天壇,簡稱天壇,俗稱天公廟;廟址位於台南市中心最高點的鷲嶺之上
此地本為明鄭時期鄭氏王朝祭天之地,清朝時才於原址建廟(西元1854年);
主祀玉皇大帝,並祀有其他道教神明二十餘位。
由於玉帝在道教之地位非常崇高,僅次於三清,為諸神之尊;
故此廟地位尊崇,香火鼎盛。

前往閱讀......

2007/11/05

L'absente : 相片筆記本: 《荷蘭 Edam》艾登小鎮 (歷史篇)


在 1357 年,艾登從當時荷蘭的統治者威廉五世 (Willem V) 取得城市權 (1),於是擁有城市權的艾登開始建造港口。由於港口貿易發達,艾登進入輝煌時期,和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恩克森 (Enkhuizen),荷恩 (Hoorn) 同為 16 世紀荷蘭最重要的城市。

前往閱讀......

2007/11/03

藥井村景-金門部落-新浪部落


沒人肯相信婆婆真的會吊死在自家的白玉蘭樹上。大殮當日,公公將婆婆最愛的茶葉枕心抽出,玉戒指卻從枕頭套裡滑了出來。

前往閱讀......

L'absente : 相片筆記本: 《法國 Paris》橘園博物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在西元 1927 年時,為了收藏莫內 (Claude Monet) 的八幅「睡蓮 (Les Nymphéas)」巨作,才由建築師 Camille Lefèvre 改建成展覽館。後來在 1965 年時,又收到由 Paul Guillaume 與 Jean Walter 兩位畫商的遺孀所捐贈的一批收藏,包括莫內、塞尚 (Paul Cézanne)、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盧梭 (Henri Rousseau)、馬諦斯 (Henri Matisse)、畢卡索 (Pablo Picasso)、莫蒂里安尼 (Amedeo Modigliani)、蘇丁(Chaim Soutine)、郁特里羅 (Maurice Utrillo),以及羅蘭桑 (Marie Laurencin) 等人的作品,所以博物館又有了一次改建,建築師是 Olivier Lahalle。2000 年時橘園又再次閉館整修,這一修修了六年,終於在眾人的盼望下重新開放了。

前往閱讀......

2007/11/02

小花趴趴走: 漢武帝茂陵


漢武帝的茂陵是漢朝所有帝王陵中規模最大的陵墓,近幾年在電視劇的推波助瀾之下也炒熱了茂陵的觀光風潮。中國最偉大的帝王之一的漢武帝陵墓究竟是怎樣的風光呢?我們現在就來瞧瞧吧!

前往閱讀......

簡余晏部落格: 余晏辦公室五大美女,橡皮艇進地下瑠公圳拍照


瑠公圳粗有規模為郭錫瑠所建構。郭錫瑠( 1705年- 1765年),1736年(清朝乾隆元年)連同漳州族人從彰化北上臺北開墾,定居於台北 中崙庄。因開墾中崙一帶土地,獲得了興建灌溉溝渠經驗。

前往閱讀......